细菌低温也繁殖 食物放冰箱不一定安全
标题:《细菌低温也繁殖,食物冰箱安全需留意》
许多人都深信食物放入冰箱就能高枕无忧,实则不然。冰箱的冷藏效果虽然能减缓细菌的繁殖速度,但如果温度管理不当,仍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顾名思义,即因摄入大量致病细菌而引发身体不适,可能引发上吐下泻,甚至脱水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细菌繁殖需要温度、水分和营养三大要素,而食物本身便含有这些要素。避免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妥善管理温度。
广岛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女子大学家政学部教授加藤秀夫指出:“许多细菌在温度降至10度以下时繁殖速度会明显变慢,但在冷冻库负15度的环境下虽然停止繁殖,但并不意味着细菌已经死亡。一旦温度回升至室温,细菌仍会大量繁殖,引发食物中毒危机。”
细菌以倍数增长,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当发生食物中毒时,致病细菌的数量大约达到10万个。有些细菌繁殖能力极强,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能达到这个数量。以肠炎弧菌为例,其世代时间最快只需10分钟。一个细菌经过4小时便能繁殖到足以引发食物中毒的数量。若生鱼片上附着1000个菌,仅一小时后就会到达食物中毒的危险范围。
除了常见的中温细菌,还有低温细菌和高温细菌也不能忽视。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即使在冰库里仍能缓慢繁殖,导致酵素食品腐败、变质。而李斯特菌和耶尔辛氏菌在10到25度的低温下也会继续繁殖,同样是食物中毒的致病元凶。
那么,如何正确冷藏食物以远离食物中毒危机呢?
加藤秀夫教授建议:“冰箱不宜塞满,过多的食物会阻碍冷气流通,每次开关冰箱门都会导致温度升高、细菌增多。必须尽量减少开关冰箱的次数。”
正确使用冰箱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冰箱内只放七分满,确保冷气流通无阻。
尽可能快速开关冰箱门,减少冷气外漏。
定期清扫、消毒冰箱,去除可能存在的低温细菌。
避免食物被生肉的血水滴到而遭污染。烹调后的食物应使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上层,生鲜食物放在下层。
没吃完的食物应放入容器内,并标注名称、开封日期及赏味期限。
切勿把纸箱放在冰箱里,因为纸箱可能带有霉菌或异物。
解冻食物时应该放在冰箱里缓慢解冻,避免在室温下解冻。
即使是需要常温保存的食品,一旦开封后也应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
想要确保冰箱内的食物安全无虞,除了妥善管理温度外,还需留意食物的存放方式及时间。只有正确使用冰箱,才能有效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冰箱IQ”,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