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亚健康”患者增多 洁牙可以保健牙齿
近日,妇幼保健站公布了一项针对3-6岁儿童龋齿现状的专项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的是,超过50%的儿童被发现有龋齿。这一数字让人不得不关注儿童口腔健康问题。
“龋齿儿童”数量与日俱增
幼儿园中班的小家伙鑫鑫(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因为四颗龋齿的困扰,被妈妈们亲切地称为“龋齿儿童”。由于未能及时治疗,鑫鑫的牙龈发炎,肿痛难忍,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这种状况相当严重。他的母亲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直以为孩子的龋齿只是暂时的现象,等换牙后就会好转,但医生的诊断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固皓齿科的朴大夫指出,鑫鑫因为吃太多糖果,又没有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加上家长的忽视,导致龋齿状况严重。
类似鑫鑫的案例层出不穷。康美齿科的白医生提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龋齿问题缺乏重视,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寻求治疗。这时,孩子的病牙情况普遍较为严重,一般都有多颗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变会迅速蔓延至其他牙齿。
近一两年来,因龋齿就诊的儿童人数迅速上升。澳索齿科的程医生回忆,工作日平均每天有数名“龋齿儿童”前来就诊,周末和暑假期间人数更是激增。口腔科医生表示,许多人在病重时才寻求医疗帮助,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医生进一步指出,幼儿患龋齿病例的增加,反映了牙齿亚健康问题在低年龄段中的普遍性。
牙齿“亚健康”患者越来越多
在连日的采访中,医生们纷纷表示,市民对牙齿健康的误解和忽视是问题的一大根源。许多家长认为乳牙会自然脱落,无需治疗,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龋齿上的洞如果不及时填补,会逐渐扩大,甚至导致牙齿病变脱落。乳牙早失会影响恒牙的生长,造成牙齿不齐。
许多家长因自身原因无法带孩子及时就医,影响了治疗效果。例如,李女士因自卑和恐惧心理,迟迟不敢矫正自己的龅牙,直到大学毕业才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指出,牙齿矫正没有年龄限制,但最佳矫正时间是在青春发育期。治疗期间的矫正器并不影响正常饮食,患者们对硬物和粘性食物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误解。
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配合的小病患,导致治疗无法进行。一位5岁的小男孩在治疗床上哭闹不止,母亲见状只好带孩子离开医院。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家长因孩子的哭闹而选择放弃治疗,结果导致病情恶化。
专家建议:牙齿虽小健康事大
许多市民对牙齿问题不够重视,直到出现严重问题才就医。医生提醒,牙齿的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牙龈出血和蛀牙的发生就是明显的标志。牙龈出血时应及时清洁牙结石和污垢,防止炎症持续破坏牙周组织。蛀牙则是因为口腔内酸度过高导致的,建议减少甜食的摄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牙齿检查,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关于牙齿健康:及时关注,正确治疗
当您在镜子前微笑时,发现牙齿上出现不明黑点,或者您的孩子无意间用手触碰、抓摸牙齿时,这些微小的迹象可能提示着牙齿问题。您应该毫不犹豫地带领孩子前往医院检查、接受治疗。因为对于龋齿患者而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时间的延误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许多人对龋齿的误解颇深,认为只需服用止疼药便能轻松应对。医生警告我们,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区。面对龋齿问题,我们应明确认识到其潜在的危险性,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自行用药来掩盖症状。
关于洁牙后的牙缝问题,许多市民也存在误解。一些人担心洁牙后牙缝会变大。对此,医生解释道,这其实是个常见的误区。牙齿上的污渍和结石往往会填满牙缝,使得牙齿看起来更加紧密。当这些结石被彻底清除后,牙缝会显现出原本的空隙,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洁牙并不会导致牙缝变大,反而有助于保持口腔健康。
保持牙齿健康,需要我们关注细节,正确理解并应对牙齿问题。当牙齿出现黑点、牙缝增大等迹象时,及时就医是最好的选择。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龋齿的困扰,享受健康的笑容。记住,牙齿的健康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在保护牙齿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让我们养成定期洁牙、健康饮食、正确使用口腔用品的良好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的笑容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