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胆固醇月!控血脂你以为管住嘴就够了?
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聚焦低密度脂胆固醇的警示
健康时报报道:心脑血管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背后的元凶便是低密度脂胆固醇,医学界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这种胆固醇的增多,就像道路上的汽车逐渐堵塞一样,会让我们的血管变得狭窄,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专家强烈呼吁,通过胆固醇科普教育,帮助公众理解并控制好胆固醇水平,以期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那么,为何我们需要关注胆固醇呢?
很多人去医院看心脏和脑袋的问题,首先面临的是血脂检查。为何医生需要查看胆固醇的高低和变化呢?因为胆固醇指标是心血管医生最关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建平介绍,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胆固醇与心血管事件有密切相关性。
就像人有好坏之分,胆固醇也有“好”与“坏”之分。“好”胆固醇是高密度脂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低密度脂胆固醇如果偏高,则会使心血管疾的风险增加。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病,而低密度脂胆固醇就是致病的主要元凶。
大众对于低密度脂胆固醇的了解仍然不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强调,我们需要更多人明白低密度脂胆固醇与心梗、脑梗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是提议将五月设立为中国首个胆固醇月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仅通过饮食来管理胆固醇。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胆固醇主要是由饮食导致的。事实上,约70%的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一合成是持续进行的。除了饮食,吸烟、超重、年龄和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导致“坏”胆固醇升高。
胡大一教授在他的《好血管好心态好生活》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导致“坏”胆固醇升高的多种因素。他强调,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中风或刚刚发生过心梗的患者来说,即使他们的胆固醇水平暂时正常,也不能停止治疗。因为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存在,若不持续控制,坏胆固醇的持续合成和累积会导致血管变得脆弱易破。
那么,我们如何对抗坏胆固醇呢?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蔬果是对抗坏胆固醇的有力武器。例如,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长期坚持以时令蔬果为主的饮食,使她的体重保持得非常好。他汀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的另一有效武器。王拥军教授表示,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色,能减少主要血管事件。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的使用率仍然偏低。胡大一教授表示,“我们只需要将血压和血脂降低10%,就能使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45%。”我们需要更广泛地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对胆固醇的认识,并合理使用药物,以共同对抗心脑疾病的威胁。
(注:凡注明来源为“健康时报网”的稿件,版权为《健康时报》社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