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经常盗汗 需要治疗吗
重述文章:
盗汗,又被称作寝汗,是一种在睡眠中悄然出现的生理现象。当人们在夜晚入睡后出汗,清晨醒来便止,这种现象多属于虚劳之证。阴虚、阴火盛或肝热者尤为多见。
出汗,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在天气炎热、穿着过厚、饮食过热、情绪激动或运动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当人体感受到外部邪气的侵袭时,出汗也是身体驱邪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能过度泄汗。过度的出汗就是病理现象了。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盗汗并非都是病理性的,有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征,如结核病、甲亢、糖尿病或肿瘤等。对于盗汗,我们需要区分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根据盗汗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
对于轻型盗汗患者,他们在清晨5时许或醒觉前1~2小时左右开始出汗,但汗出量较少,只是在醒后感觉全身或某些部位有轻微的汗湿感。中型盗汗患者则会在入睡后不久就开始出汗,甚至会使睡装湿透。他们常有烘热感,醒后有时会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而对于重型盗汗患者,他们入睡不久或即将入睡时就大量出汗,汗液带有咸味或汗臭,严重者会使被褥浸湿,无法安睡。他们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饮凉水,并可能出现低热、潮热、五心烦热等症状。
对于轻型和中型盗汗患者,虽然对身体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重型盗汗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并特别注意自我养护的话,病情可能会恶化,严重威胁到健康。建议患者寻求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整,如禁食辛辣助火食物,避免饮酒,多食用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促进汗腺的正常分泌功能的恢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