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读《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关于该政策的相关解读:
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前所未有。中医药发展仍面临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方案的出台,正是为了响应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建设目标
该工程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高质量的发展工程与项目,如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等,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到2025年,使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实施方案》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实施方案》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都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规划”侧重于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而《实施方案》则侧重于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两者相互支撑、有机统一,既有效联动又各有侧重。
四、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为打造中医药服务新高地,《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优质度等。
五、加强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的主要考虑
为贯彻落实《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方案》特别强调了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通过推动区域中医治未病中心试点建设、实施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促进项目等,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
六、加强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要考虑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中具有独特优势。《实施方案》注重加强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以提升老年人在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的中医药服务水平。这包括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发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有望解决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我们积极响应《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致力于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认识到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我们特别推出了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此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提升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建设一批省级老年中医药健康(治未病)中心,完善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模式。这些中心将提升临床、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科学研究和健康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我们鼓励并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这将有助于开展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护理,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并将中医药融入养老服务中。通过这些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将引导并鼓励在健康养老服务中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技术方法,让中医药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也认识到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为保障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了《中医药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接下来,我们将强化中医药统计业务支撑机构建设,加强统计与信息化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并搭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中医药综合统计平台。这将帮助我们全面推动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建设,使中医药统计数据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管理和科学决策。
在加强中西医协同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鼓励和支持中西医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更为有效的医疗方法和技术。通过整合中西医的优势资源,我们旨在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我们将继续积极并实践更多有效的举措,使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综合统计体系建设以及中西医协同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坚信,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