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已筹备债务重整
碧桂园债务重组之旅:从启动到阶段性成果的
自碧桂园债务重组进程在2023年启动以来,其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市场的心弦。如今,该进程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其背后的重组故事及核心方案究竟如何?让我们一竟。
一、债务重组的整体进展
1. 境外债务部分
截至2025年4月,境外债务重组涉及的本金规模从最初的164亿美元成功调减至140.74亿美元,覆盖了近三分之一的现有债券债务。令人欣喜的是,这一重组计划已与债权人达成了条款一致。重组的目标定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预期通过“现金+债转股”的组合方式,减少债务最多约110亿美元,并将平均到期年限延长至超过6.5年。
2. 境内债务部分
在境内,碧桂园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5年4月,针对124.17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兑付方案调整获得了债权人的通过,这一调整涉及8只境内债券,为碧桂园后续削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二、重组方案的核心内容
1. 工具组合
碧桂园的重组工具包括现金回购、强制性可转换债券(两套方案)、新债券替换等五类计划。这些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债务转化为股权并优化负债结构。
2.成本与期限优化
在重组过程中,碧桂园成功地降低了境外债务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从重组前的约5.8%降至1%-2.5%。部分新的工具到期年限最长被延长至11.5年。境内的重组也带来了实际现金付息年利率的预期降低,这预计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显著缓解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三、重组的筹备与执行背景
碧桂园的债务重组并非一蹴而就。自2023年8月起,公司聘请了中金公司主导重整,旨在通过整体展期应对集中到期的百亿级债务压力。公司强调保有的核心资产和运营能力,以及供应商及债权人的支持,为其争取了宝贵的喘息空间。
四、潜在的影响与挑战
1. 投资人权益
债务重组本质上依赖于债权人的让步,涉及到债务规模的缩减及期限的调整。在短期内,这可能会稀释股东的权益。
2. 行业示范性
作为头部房企,碧桂园的重组路径可能会为行业提供“现金+债转股”模式的参考。执行效率与市场的复苏仍是关键变量。如果成功,这将为其他陷入困境的房企提供宝贵的经验;反之,任何执行上的延误或市场的不稳定都可能影响重组的最终效果。
碧桂园的债务重组进程展现出了公司的决心与努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其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市场的心弦,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