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对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并非每个人都会遭遇鼓膜穿孔的不幸,但对于关心父母健康以及关注孩子成长的我们来说,了解鼓膜穿孔的危害和症状是至关重要的。
鼓膜,作为外耳道底部的薄膜,其脆弱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仅有0.1毫米的厚度,面积也仅有大约90平方毫米。它作为鼓室的外墙,却极易受到损害,无论是直接的损伤如取出耳道异物时的操作不慎,还是间接的冲击如爆破声、跳水时的水压变化。
一旦鼓膜穿孔,中耳便与外界直接相连。这种情况下的游泳、洗头或挖耳等行为,很容易让细菌侵入,引发中耳炎。反复的中耳炎不仅会增加鼓膜穿孔的程度,还可能导致中耳硬化、粘连,进一步降低听力。如果用药不当,更可能导致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增加治疗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中耳的反复发炎可能引发骨溃疡或胆脂瘤中耳炎,甚至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后果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鼓膜破裂的瞬间,人们会突然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不断,伴随少量的出血和耳塞感。除了鼓膜的破裂,爆震损伤还可能引发内耳损伤,导致眩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混合性聋。经检查,你会发现鼓膜多为裂缝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痂皮。如果有水样液体流出,那可能是由颅底骨折导致的脑脊液耳漏。
一旦发现鼓膜穿孔,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治疗过程中,防止感染是重中之重,因此应禁止滴耳洗耳,以免将病菌带入中耳。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鼓膜的健康状况。遇到鼓膜穿孔的情况,绝不能擅自用药或者忽视其危害,以为它会自行好转。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毕竟,健康无价,听力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