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溃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探究
Bailli病,首次报告于1795年,其病因至今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尽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创伤、营养不良和激素分泌紊乱等因素都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但目前尚未有定论。
回顾20世纪的调查,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和氯化钾的病史。在动物实验中,对猴子小肠的局部刺激会诱发典型的小肠溃疡。猴子口服氯化钾肠溶片后,会在小肠某一部分迅速溶解,高浓度吸收,导致肠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肠壁供血不足,这可能是溃疡的来源。这表明任何导致局部肠壁缺血的因素都可能是诱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患者伴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学者推测,老年小肠溃疡可能与血管硬化、肠道供血不足以及肠道小血管血栓形成有关。临床观察发现,溃疡大多位于系膜对面,这也暗示了与血液供应不足有关。
近年来,随着肠溶性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学者认为肠溶性非甾体类固醇药物的使用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这些药物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肠粘膜完整性和渗透性的增加。这也为一些致病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毒素等进入肠粘膜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溃疡的形成。
二、发病机制介绍
该疾病引发的溃疡多为单发或多发。病变主要位于回肠,尽管空肠也有报告。溃疡的形态多为小椭圆形、圆形或环形,边缘整齐且边缘凿毛,边界清晰。这些溃疡的基底被炎性肉芽组织覆盖,周围伴有轻微水肿。病变主要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层,表现为粘膜坏死、溃疡、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溃疡周围的粘膜会化生为幽门腺,小血管内可能出现有机化血栓形成。这些溃疡除可能穿孔外,一般不侵犯肌层。多发性溃疡患者之间的粘膜保持正常。溃疡的直径在0.5至4.0厘米之间,多数为1.0至2.0厘米。这些溃疡主要位于肠膜边缘对侧的粘膜中,偶尔也会发生在溃疡环肠管中。一些患者可见肠腔周围纤维肌膜的形成,这可能是肠梗阻的病理基础。急性溃疡由于缺乏炎症反应,更容易发生穿孔。
这是一个复杂且神秘的疾病,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揭示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