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生育期可用哪些药物
针对当下痛风患者的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在二胎政策放开后,越来越多有生育需求的痛风病人在门诊中寻求治疗建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痛风患者在备孕、妊娠期间的药物治疗选择。
让我们关注非甾体抗炎药。在2016年EULAR关于抗风湿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应用推荐中,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被证实不会增加先天畸形率,因此在孕早期、中期均可安全使用。由于这类药物在乳汁中的含量较低,哺乳期女性也可以考虑使用。而对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虽然目前的安全性证据尚不充分,但EULAR专家组建议妊娠期避免使用,哺乳期则推荐使用塞来昔布。值得一提的是,男性痛风患者在备育期间同样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接下来是糖皮质激素。根据EULAR专家组的观点,整个妊娠期都可以口服最低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而静脉、关节腔或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增加胎儿的先天畸形率。在2016年的BSR/BHPR妊娠期和哺乳期处方用药指南中,也明确推荐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男性患者在备育期间也可以使用。
秋水仙碱作为预防和治疗痛风的经典药物,其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注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根据2016年EULAR指南,妊娠期可以使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碱(每日剂量≤1mg),哺乳期也可以使用。同样,男性备育期间也可以考虑使用。
在痛风的缓解期,通常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来进行治疗。但目前关于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和减少尿酸生成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对男性生育和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报道,因此并不推荐在备孕和妊娠期间使用。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痛风患者,建议在备孕前3个月停用上述降尿酸药物。
对于有生育计划的痛风患者,建议在备孕期间注意低嘌呤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运动以及体重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痛风发作的可能性。如果不幸遭遇痛风急性发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或秋水仙碱等消炎止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待成功怀孕后,再在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恢复降尿酸药物的使用,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