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缺乏营养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其中,儿童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所致。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乏维生素D呢?让我们跟随儿科专家的解读,一探究竟。
在孩子缺乏维生素D的初期,大约三个月后,会出现一系列精神和神经症状。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睡眠不安、易哭闹、多汗等现象。当汗水浸湿了枕头,孩子会摇头摩擦,导致枕秃。这些症状都是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表现。
随着病情的进展,除了早期症状外,孩子会出现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按压孩子的枕骨和顶骨部位,会感觉到颅骨内陷,随后又弹回,这种现象被称为“乒乓球征”。对于8至9个月以上的孩子,头部可能呈现方形,前囟门扩大,闭合时间延迟。更严重的情况下,前囟门在18个月内仍无法闭合。肋骨与肋软骨的交界处膨胀,形成所谓的“肋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或凹陷成漏斗胸。胸下边缘可能向外翻成为肋外翻。脊柱可能出现后突或侧突。对于已经能够站立和行走的孩子,由于体重压在不稳定的下肢骨上,腿部可能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即O型或X型腿。
孩子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腹部因肌肉虚弱而膨胀,平躺时呈现蛙状腹。四肢肌肉无力导致孩子学会坐、站、走的时间较晚。腿部无力容易摔倒。牙齿出牙晚,牙齿不整齐,容易龋齿。
更严重的是,大脑皮质功能可能出现异常,条件反射变慢。孩子可能表现出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容易并发感染和贫血。
通过上面的解读,相信家长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常见症状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儿童佝偻病的危害不容忽视,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无法行走。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让我们一起守护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