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的分类有哪些
麦粒肿是什么?这是很多朋友心中的疑惑。麦粒肿,一个听起来熟悉的词汇,却常常让人摸不清其真实含义。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麦粒肿的神秘面纱,了解关于它的知识,包括如何预防,以及一旦患上麦粒肿应该如何应对。
麦粒肿,也被称为眼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中医中被称为土壤营养或土壤溃疡。这种病症分为内外两种类型。
外麦粒肿通常源于眼睑皮脂腺或睫毛囊的感染。你会在眼睑边缘附近发现一个红肿、疼痛的区域,并且可以触摸到一个硬结,像麦粒一样。在3到5天后,脓肿会逐渐软化,并在大约7天内穿破皮肤,流出脓液,红肿也会随之消失。有些脓肿可能无法穿破皮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脓液会被吸收,红肿也会消退。
内麦粒肿则是眼睑板腺感染的结果。由于炎症发生在坚实的眼睑板上,其症状可能看起来并不严重,但疼痛却十分明显。严重的内麦粒肿甚至可能导致眼角(小眼角)周围的白眼球(球结膜)出现水肿、水泡,甚至突出眼睑裂。在眼睑结膜的病变区域,你可能会看到红色或紫红色,中心有黄白色的脓液。脓肿最终可能会从结膜表面溃疡,脓液排出后,症状便会消失。
在麦粒肿的早期阶段,可以尝试热敷,每天三次,每次20分钟,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帮助消肿。等到脓肿局限化后,可以切开排脓或者等待其自行溃破。但切记,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未经消毒的针去挑刺脓肿,因为面部的淋巴管和血管与颅内的血管相连通。面部的静脉没有静脉瓣膜,挤压脓肿可能会导致炎症向颅内扩散,引发严重的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同时眼部使用适当的眼药水和眼药膏。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关于麦粒肿的分享。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也要提醒大家,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就是麦粒肿。如果上述治疗方法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让我们共同关注眼部健康,守护明亮的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