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有哪些症状
老年群体一直是我们社会关怀的焦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面临着多种老年疾病的挑战,其中骨质疏松症尤为常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背痛,70%-8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都会经历。这种疼痛在脊柱两侧扩散,仰卧或坐着时疼痛有所缓解,但在直立、伸展或长时间站立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在夜间和早晨醒来时,疼痛也可能加重。当弯腰、肌肉运动、咳嗽或排便时,疼痛也会加剧。这种疼痛的产生源于骨量的流失和骨骼结构的改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骨小梁会逐渐萎缩,数量减少,导致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弯曲。为了纠正这种弯曲,腰部的肌肉会进行双重收缩,长时间下来,肌肉可能产生疲劳甚至痉挛,从而引发疼痛。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急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产生剧烈的疼痛。如果压迫到相应的脊髓神经,会产生四肢放射痛、肋间神经痛等症状。
除了疼痛,骨质疏松症还可能导致身长缩短和驼背。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疼痛之后。由于脊柱前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这部分在身体的重量分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第11、12胸椎和第3腰椎,由于其承载的重量大,容易因为压缩而变形,使得脊柱向前弯曲,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骨质疏松症的加剧,驼背的程度会进一步增加。每个人的脊椎都有24个椎体,每个椎体的高度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会缩短约2mm,导致整体身长平均缩短3-6cm。
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并不仅限于此。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和脊柱后弯可能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胸廓的畸形和肺活量的降低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我们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疾病。通过骨密度测量来进一步确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们可以根据骨密度或骨矿含量进行分级诊断。当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正常成人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以上时,我们可以判断为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
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背痛、夜间和早晨醒来的疼痛加重以及呼吸功能的下降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原因,尽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我们应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