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腔静脉瘘的西医治疗方法
针对腹主动脉腔静脉瘘引发心力衰竭的困境,积极闭合瘘管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为此,我们需精心筹备手术,细致执行,并注重术后的观察与治疗。
一、术前准备至关重要
手术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准备好进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并借助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肺楔压监测,以调整输液量。避免输入过多的晶体液,以防瘘管闭合后静脉压降低,血管外间隙体液回流造成循环血容量增加。术中出血量大,应用自体血回收装置能减少库存血输入引起的并发症。术前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二、手术步骤需细致执行
手术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动脉瘤修复下腔静脉以锁定瘘管,然后切除腹主动脉瘤并进行人工血管移植。采用腹部中间切口进入腹腔,要特别注意避免动脉瘘壁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在肾下肿瘤颈部近端阻断腹主动脉时,应缓慢进行,以防后负荷增加和静脉回心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如遇大型腹主动脉瘤,需阻断腹主动脉并暴露和阻断双侧髂总动脉。在切除过程中,要避免损伤下腔静脉,因为它通常与肿瘤粘连,被后腹壁扩张和静脉包围。用纱布或血管缝合线闭合瘘管,切除腹主动脉瘤并进行人工血管移植。
三、术后变化需密切观察
主动脉腔静脉瘘闭锁后,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周围动脉压力升高,约68%的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度转为心动过缓的Nicoladoni征。下腔静脉压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力衰竭症状缓解。肾功能也会逐渐恢复。如患者下肢水肿未改善,应考虑下腔静脉阻塞的可能性,必要时需再次手术。
四、术后治疗不容忽视
手术后,继续预防感染是首要任务,使用抗生素是必要措施。需要在ICU密切监测心肺功能,以防并发症如心脏骤停和肺栓塞的发生。肾功能的恢复也需要密切关注,监测BUN和Cr水平是重要指标。要注意患者下肢血液运输和水肿消退情况,防止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可能的下腔静脉阻塞。
针对腹主动脉腔静脉瘘引发的心力衰竭,从术前准备到手术执行再到术后观察与治疗,每一步都需精心筹备和细致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