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纯性血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百科 2025-03-30 14:11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血尿的来源多样且复杂,主要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对于非肾小球性血尿,其泌尿道出血的原因众多,涉及的疾病也颇为广泛。

在泌尿系统中,畸形问题如肾盂常见输尿管连接狭窄、肾盂积液和多囊肾等,可能导致泌尿道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血尿。泌尿系肿瘤,特别是肾胚瘤(Wilm瘤),在出现血尿时往往已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影像学检查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钙尿是导致无症状血尿的1/3~1/5的原因之一。对于特发性高钙尿症家族,肾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可达30%~70%。对于有肾石家族史的人,应考虑高钙尿症的可能性。

“胡桃夹现象”也是血尿的一个原因。当左肾静脉受到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压迫时,可能引发血尿或蛋白尿。诊断该现象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检查,包括B超、CT和左肾静脉造影等。肾结石患者可能仅有血尿症状,而无腹痛或腰痛。运动性血尿则是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休息后48小时内消失。

对于肾小球性血尿,其在急性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的早期,以及使用强利尿剂和慢性肾衰竭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非肾小球性血尿。IgA肾病、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家族性血尿和孤立性血尿等也是肾小球性血尿的原因。

这些病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它们可能与局部凝血活性的增加和血小板活化有关。在成年人中,肝素凝血酶凝血时间的延长和血液中5-羟色胺(serotonin)的增高似乎与某些病症的发生有关。而运动性血尿可能是由于膀胱后壁与底部的相互摩擦或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孤立性血尿则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变性质的肾小球疾病,它们虽然病变性质不同,但却有共同的临床表现。

肾活检的结果揭示了多种肾小球病变类型,包括正常、轻微改变以及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或弥漫性)。免疫荧光检查可能呈现阴性,或者出现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和/或C3沉积,以及IgA肾病和IgM肾病,偶尔还会表现为抗基底膜肾病。在超微结构观察下,基底膜的厚度明显小于250nm,因此有专家建议将此病称为薄基底膜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一些非家族性血尿和部分遗传肾炎的患者中,基底膜也显著变薄。

在肾脏的血管方面,近期国外儿科报道指出,部分无症状血尿患儿的肾活检病理检查显示,在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壁有C3沉积,个别病例还可出现IgM和C4沉积。这种病变与成人腰痛-血尿综合征非常相似。除了这些血管变化,肾小球系膜也可能出现轻度增生、局灶硬化等变化。小动脉壁透明样变纤维性内膜增厚等现象也与这些病症的发病机制有关。虽然这些病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推测可能与局部凝血活性增加和血小板活化有关。

这些病症是一种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病变,包括凝血机制、肾小球病变以及血管变化等。尽管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但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糖尿病无原因的浑身流汗70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