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剧的火热程度与演员的选择路线,我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当我们谈论某个剧是否火人火,这并非易事能轻易判断。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是否买账于这种正剧风格的电视剧,也并非一概而论。从我这个年轻人的视角来看,陈月末所走的路线似乎并不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趋势。在这个流量曝光至上的时代,单纯的演技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演员迅速崭露头角。有热点、有新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闷头演戏,如今已经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了。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星二代的陈凯歌的儿子一出道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出众的颜值吗?绝不仅仅如此。他主演的《将夜》集结了一大批演艺圈的大咖,如同在素粥中加入了各种山珍海味,虽然他的演技在其中显得比较一般,但在强大的流量加持和曝光下,依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陈飞宇的成功,并不仅仅基于演技,更多的是因为他拥有流量和粉丝的支持。
我发现,我身边看正剧的人越来越少,连我妈妈都开始追随那些流量小生们演的电视剧了。因为现在,流量演员们也开始注重演技的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追求曝光和关注度。观众想看有演技的剧就必须选择看这些流量明星主演的剧,这也使得很多中老年人开始关注并喜爱这些剧集。正剧的受众面就显得相对狭窄,尤其是在缺乏流量曝光的加持下。
我并不是说正剧就不受欢迎。事实上,依然有一部分观众热爱这种风格的作品。只是相较于以往,数量有所减少。尤其在正剧中,那些老戏骨的存在无疑增加了脱颖而出的难度。你资历尚浅、演技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如何与这些前辈们比肩而立呢?我认为应该尝试不同的路线和策略,或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说不定会有新的突破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