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深入
在医学领域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令人关注的疾病。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我们将从实验室检查、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深入。
一、血象呈现:
对于急性型患者,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通常低于20×109/L。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伴随贫血,白细胞也可能升高,偶尔还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于慢性患者,血小板数量通常在30~80×109/L之间,而且常常能看到巨大畸形的血小板。
二、象揭示:
急性型的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这些细胞多为幼稚型,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较少而颗粒较大。慢性型的巨核细胞则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也有所增加,但胞浆中的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三、免疫学检查:
当前,国内外多采用直接结合试验来检测,如核素标记、荧光标记或酶联抗血清的PAig检测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TP患者的PAIgG、PAIgM和PA-C3阳性率分别高达94%、35%和39%。这些免疫球蛋白的增加程度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在急性型的情况下,PAIgM更为常见。还可以在巨核表面细胞上检测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四、其他重要指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出血时间会有所延长,束臂试验呈阳性,血块的收缩情况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通过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明显缩短。
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我们需要满足一些标准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诊断标准为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检查巨核细胞正常增多但有成熟障碍等。还需要具备强地松治疗有效、脾功能有效、PAIg增高、PAC3增高以及血小板寿命缩短等条件中的任何一点。在鉴别急性型时,需要排除某些严重的细菌感染、急性白血病、药物过敏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可见于红斑狼疮、结核病等其他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鉴别。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