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量血压才准确?正确姿势很关键
高血压:知晓、防范与应对
在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令人震惊,达到了23.2%,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有高血压。而更为严峻的是,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数量更是庞大,达到了惊人的4.35亿人。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怎能对高血压一无所知?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新的高血压诱因逐渐显现。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的发布,精神压力、空气污染、熬夜吃快餐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城市高血压发病的新诱因。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
精神压力是一大影响因素。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压力可能导致大脑萎缩,影响大脑功能,从而增加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而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熬夜、吃快餐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这无疑加剧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北京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春季,出租车司机血浆黏度水平较高,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低。这些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面对高血压的威胁,我们需要正确的防范和应对。准确量血压至关重要。美国测血压声明建议我们首选电子血压计,因为它能减少人为错误。袖带的尺寸也很重要,必须达到上臂周长的75%~100%。测血压的姿势也不容忽视,需要、放松,避免运动、喝咖啡和吸烟等影响血压的因素。
当老年人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时,不必过于紧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内科专家提醒我们,只有约5%的高血压病人需要去医院紧急降压。如果出现血压急症,如血压骤然升高并伴有心、脑、肾等急性损害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若家中出现血压升高而无明显不适的情况,我们可以先休息、静养,间隔5~1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一般需要测量2~3次,取平均值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焦虑,观察血压是否能够自然下降。也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不规律的生活,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高血压,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