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醒: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丽的追求日益增强,医疗美容逐渐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热门选择。医美行业的从业者众多,鱼龙混杂,其中潜藏着不少消费风险和陷阱。在此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醒,呼吁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
那么,究竟何谓医美呢?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相关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医学技术,对人体进行修复与再塑。这个行业与生活美容、一般医疗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涵盖了皮肤美容、整容整形以及美体美容等多个领域。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美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医美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消费纠纷也不断涌现。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数量持续上升。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部分医美机构存在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工作人员无执业资格、医疗产品渠道不明等问题。一些医美机构甚至使用假货、水货针剂以及山寨设备,导致医美效果难以评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看来,当前医美消费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模糊定价违规收费以及医疗美容安全堪忧等。部分医美机构不按规定公示价格,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医美机构夸大手术效果,忽视手术风险,导致消费者只追求效果而忽视风险。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建议医美经营者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诚信守法经营。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也应慎重选择。可以通过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查验医美机构相关证件是否合规,了解医生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在签订医疗美容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消费者应全面了解风险,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知悉项目的风险性与禁忌症。
医美消费事关自身健康,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慎重考虑。中消协也建议消费者留存好消费凭证,遇到权益受损问题时及时有效维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促进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