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痛经 要分四种类型
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气滞血淤、气血虚弱、阳虚内寒以及肝肾虚损。这四种类型的痛经,不仅症状各异,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对于气滞血淤类型的痛经,患者在经前或行经期间常常感到小腹胀痛、触痛,并伴随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应服用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功效的药物。也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症状,比如益母草煮鸡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气血虚弱类型的痛经则表现为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同时伴随着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以及大便溏泻等症状。针对这种痛经,患者应该服用益气补血止痛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多食用羊肉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阳虚内寒类型的痛经则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同时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该服用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红糖姜汤是这一类型痛经患者的良好选择。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而生姜则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者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至于肝肾虚损类型的痛经,其症状为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针对这种痛经,患者应该服用具有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用川芎丹参煲鸡蛋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除了上述四种类型的痛经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还有许多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对于妇女身体虚弱、经期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都有较好的功效。
俗话说得好:“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养生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事情。越早走上养生的道路,收益就会越多。通过中医的养生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身体健康的知识,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推荐阅读: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查阅中医养生相关书籍或资料。关于痛风该挂哪个科、黄瓜把儿可排毒养颜以及肾阳虚有何症状等问题也值得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