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患者提供双重保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一股新势力。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中医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顶级专家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让他为我们介绍冠心病治疗的进展。
刘红旭专家为我们深入了冠心病的成因心脏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堵塞或狭窄。介入治疗作为目前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武器,通过心脏支架将狭窄的血管从内部撑开,恢复血流,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并非万无一失。刘红旭指出,这种治疗方法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支架在扩张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撕裂、斑块破裂和血栓破碎等现象。介入操作可能激发血管内凝血机制,导致血管内充满血栓,出现无复流的情况。还有,在血液再灌注时也可能造成心肌损伤。支架植入后,由于短期血管内膜无法修复,容易形成血栓。更重要的是,支架刺激可能引发血管平滑肌过度增生,导致支架处再狭窄。这些问题都为冠心病治疗带来了挑战,需要药物辅助解决。
在这个战场上,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红旭表示,中医药对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虽然中医介入治疗普及速度不如西医快,但中西医结合可能为病人带来更大的益处。我们可以运用介入治疗技术,同时结合西药和中药,为患者提供多重保护。
目前,介入治疗手段不断发展,植入的支架也在不断进步。从早期的金属裸支架,容易引发血管再狭窄,到现在的药物涂层支架,可以有效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新一代的支架如金属网状结构和完全生物可降解的支架,更是将治疗效果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刘红旭强调,在介入治疗领域,无论是支架还是药物,都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要将这些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场与冠心病的较量,既是技术的竞赛,也是人类意志的考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冠心病治疗的新篇章终将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