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驾驶打鼾 注意呼吸中止症
经过为期三年的深入研究,成功大学与国家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发现,职业驾驶员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若该疾病未得到适当治疗,将严重影响驾驶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疲劳驾驶,进而增加车祸的风险,这一风险是其他未患病驾驶者的1.5至4倍。
负责此项研究的成大耳鼻喉科医师林政佑指出,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警醒职业驾驶员们重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严重性。实际上,美国已经立法要求职业驾驶员必须接受睡眠呼吸中止症筛查和治疗。目前在台湾,公众对此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仍然不足。
针对职业驾驶员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研究显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驾驶员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未患病者的1.5至4倍,而重度患者的风险则是轻度、中度患者的两倍。在追踪的300多名职业驾驶员中,已患病而故意不治疗的驾驶员,其病情会逐渐恶化,发生车祸的概率也随之增高。如果驾驶员不注意体重控制,病情会更趋严重。
林政佑医生分享了一个近期的门诊案例:一名53岁的货车司机,因晚上打呼噜声音过大影响太太休息而就医。检测发现,该司机在睡觉时平均每小时呼吸中止达86次,最长的中止时间达43秒,属于严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经过鼻息肉切除手术和夜间佩戴呼吸机,其在白天的疲劳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上呼吸道构造异常,导致呼吸受阻。职业驾驶员因长时间久坐、三餐不规律等因素,肥胖率偏高,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呼吸道构造,使得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概率增加。职业驾驶员们更应该注意体重管理和身体健康。
旨在提醒广大职业驾驶员们,打呼噜可能不仅仅是疲劳的表现,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状。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请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检查。
(由网友『朝生已可暮死』至本站,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仅供参考,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