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皮是吃还是扔?这9种蔬果皮竟有这些养生功效
关于蔬果皮的秘密:吃还是扔?一场营养价值的较量
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网络信息和朋友圈建议中,关于蔬果皮的讨论越来越多。蔬果皮,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小细节,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今天就来深入一下这个选择题的答案。
在公众眼中,关于蔬果皮,形成了两大阵营:“不丢派”和“挺丢派”。那么这两派的观点究竟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果蔬皮不能丢派”:营养在皮上,不能丢?
这一派坚信,果蔬皮的营养价值极高,他们认为许多果蔬中有一半以上的营养都集中在皮上。例如,葡萄皮富含花青素,能抗癌、延缓衰老;土豆和红薯皮富含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降血压;苹果皮则能呵护心脏。那么真相如何呢?从营养成分分析来看,果蔬外皮中的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活性成分,按照单位重量计算,营养价值确实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果蔬皮都有如此高的营养价值。每种果蔬皮的特性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二、果蔬皮要丢派:有农残,千万不要吃?
这一派则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对果蔬皮深表担忧。近年来食品安全报道的增加,让他们对食物生产环境产生了疑虑。那么果蔬皮真的存在农药残留吗?实际上,农药残留是环境污染物的一种,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无论是果蔬皮还是果肉,都可能有农药残留。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农残,而在于农残的量和你的摄入量。而且,不同农药在果蔬中的残留位置也不同,有的农残在果蔬表皮,有的则在果肉中。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果蔬皮都有农残。
那么,哪些蔬果的皮是可以食用的呢?
姜皮:具有杀菌、消炎、祛寒解暑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热天吃点姜十分有益。
冬瓜皮: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多种挥发性营养成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瓜皮:能排毒,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这些恰恰是黄瓜的营养精华所在。食用带皮黄瓜不仅有助于维生素C的吸收,还能帮助人体有效排毒。
番茄皮: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能帮助维护心血管健康、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番茄皮还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茄子皮:茄子是心血管病人的食疗佳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实际上蕴藏在茄子皮中。茄子去皮后不仅会降低保健价值,还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蔬果皮都应该吃或都应该扔掉。不同的蔬果皮有不同的特性和营养价值。在食用前,一定要了解各种蔬果皮的特性,做出明智的选择。苹果皮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助消化成分,其保健价值尤为突出,尤其是含有活性物质时,更是保健佳品。
梨子皮同样拥有出色的保健功能。炖水后的梨子皮能够润肺降火,对于咳嗽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葡萄皮中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其中的白藜芦醇能够降血脂、抗血栓;黄酮类物质则有助于降低血压;而果胶则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可谓一举多得。
橘子皮同样具有开胃、清肺化痰的显著效果,是中医常用的药材之一。
并非所有蔬果的皮都适宜食用。比如土豆皮,它含有配糖生物碱,这种有毒物质几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即使煮熟后剥皮食用,同样可能引发食品中毒。
银杏皮也是不宜食用的。它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白果酸、氢化白果酸等,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毒。即使是熟的银杏肉也不宜多食。
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吃起来会感到“涩涩的”。这种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即柿石。它很容易引起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未去皮的柿子以及空腹吃柿子都是不建议的。
红薯皮也不宜食用。红薯长期生长在地下,其表皮直接接触土壤,很多有害物被吸收在红薯皮中。而且红薯皮含碱多,食用过多会引起胃肠不适。一些使用焦炭作为燃料的烤红薯摊主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很容易沉积在红薯皮中,连皮吃可能增加致癌风险。
荸荠皮同样需要注意。荸荠生长在田中,其皮吸收了许多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泄物,还可能含有寄生虫。生吃荸荠皮可能会引发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需要提醒的是,荸荠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谨慎食用。
在享受蔬果的美味时,我们一定要留意这些蔬果皮的安全性,正确食用,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健康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