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家企业涌入,医疗健康产业成投资G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正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跨界的新领地。至今,已有众多企业涉足其中,它们来自各个行业,如商业贸易、公用事业、房地产等,纷纷涉足医疗健康产业,开启全新的之旅。
这些企业跨界进入大健康产业,显然并非简单的试水,而是志在长远。它们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彻底转型,或是借助跨界的形式实现主业的延伸和双主业的经营模式。国际经济学界早已将健康产业视为一个“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预示着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新经济焦点。
数百家企业在这一领域抢食,其投资领域和布局重点各不相同。在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各路资本纷纷热捧健康产业,万达集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万达集团正在逐步去地产化,转而重点发展娱乐和医疗产业。他们与英国国际医院集团签约合作,计划在全国建设综合性国际医院,并由IHG进行运营管理。万达还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开设数百家牙科诊所。据王健林透露,医疗产业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
除了万达之外,阿里巴巴也在医疗领域大展拳脚。他们成功控股中信21世纪后改名为“阿里健康”,加速推进“未来医院”计划。目前,全国已有近家大中型医院加入该计划,覆盖了全国的绝大多数省份。
万科也不甘落后,正在筹备建立三家儿童医院,并已经在广州、上海和深圳等地开始布局。他们的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是定位“大康复、小综合”的蕙心医院。同样,恒大也在医学美容领域展开布局,他们在天津建设了恒大原辰医学美容中心,并计划在其他城市建立更多的连锁医学美容及抗衰老中心。
贵州茅台集团与修正集团在保健酒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健酒品牌。这是酒企跨界进入医疗健康产业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合作将有望为保健酒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展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在这个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进军大健康产业:数百家企业的跨界挑战与核心资源争夺
赤天化,一家涉足氮肥和甲醇生产、销售的企业,近日拟以19.87亿元的天价收购糖尿病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圣济堂100%的股权。该公司还计划募集配套资金19.87亿元,用于建设贵州观山湖肿瘤医院和贵州圣济堂糖尿病医院等项目。这是当下数百家企业进军大健康产业的一个缩影。
随着上市房企世荣兆业、汉港控股等企业的加入,大健康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世荣兆业健康产业项目涵盖三甲综合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康复养生、生命科学研发等多个领域,而汉港控股则聚焦于药品出口检测及干细胞项目。博实股份、奋达科技等上市公司也涉足器械耗材、可穿戴、医疗机器人、医疗信息化等领域。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企业跨界进军大健康产业呢?答案无疑来自于政策和国情因素。政策层面,《“健康中国2030”纲要》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该领域的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到2030年更是将达到16万亿。而在现实层面,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患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健康支出远低于国际水平,仅为美国的5%,且远低于全球人均健康支出水平,仅为五分之一。这无疑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跨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对核心医疗资源的掌握。尽管政策红利诱人,但大健康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数百家跨界企业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医疗的核心资源。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健康行业最缺乏的是医生人才资源流动的土壤、符合国际化医疗服务标准的医生团队以及公平有序的民营公立竞争机制等。健康产业的大部分项目属于重投资、慢回收,因此掌握核心资源的企业更有可能成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新的风口。数百家企业跨界进军这一领域,不仅体现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也显示出对核心医疗资源的争夺激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哪些企业能够在大健康产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而那些能够掌握核心资源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这场竞争中获得胜利,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佼佼者。以汉港控股为例,其在医疗产业的布局聚焦于药品检测和干细胞产业两大领域。看似这家老牌地产企业转型这两个领域毫无优势,然而其背后却蕴藏着一系列合作的力量。与在美国药品检测行业耕耘近三十年的IPS、广西妇保院以及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金时代生物技术的联手,为其业务的顺利推进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对于汉港控股这样的跨界公司来说,现在就下结论或许还为时过早。跨界进入医药、医疗等高门槛行业,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完美整合资源,确保核心技术人员和渠道的稳定性,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这时,核心资源的重要性便凸显无疑,它将成为决定跨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汉港控股的医疗产业之路,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正如企业宣传所强调的,其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通过与各大专业机构的合作,以及对核心资源的精准把握,使得其在医疗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这也提醒着其他有意跨界的企业,在进军新领域时,必须深入调研,充分准备,确保拥有足够的核心资源和稳定的渠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内容均来源于企业宣传,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观点和真实性的赞同。请读者在参考时保持独立思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请注意,任何投资决策都存在风险,请务必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