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成像技术:“数字新药”助力精准医疗

生活百科 2025-04-18 16:3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骨科副主任熊雁领衔的医工团队,成功将MR(混合现实)技术与DAA(微创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相结合,为众多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了福音。他们经过精心治疗,为这些患者实施了顺利手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混合现实(MR)等虚拟成像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些技术打破了数字虚拟世界与物理真实世界的界限,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

熊雁团队在手术中运用MR技术,将虚拟影像与真实解剖结构完美融合、叠加,为医生装上了“透视眼”,使手术治疗更为精准。在这项创新技术的帮助下,医生能够迅速看清患者手术处的内部结构和骨盆髋臼的位置,无需额外的切口和钉杆辅助,就能精准打磨髋臼,安放髋臼假体。整个手术过程仅需1小时左右,术后患者恢复迅速,清醒后就能下床行走。

虚拟成像技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外科手术领域。早在201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已成功采用MR技术辅助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在近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食管型颈椎病合并梨状窝囊肿的MR手术。医学成像、远程医疗、医学健康教育等领域也成为虚拟成像技术应用的热点。

在医学成像方面,超声检查引入了虚拟成像技术,基于AR的超声扫查引导平台能够解决超声扫查中的定位和图像采集问题。在远程医疗方面,5G网络的加持使虚拟成像技术如虎添翼,减少了延迟风险,提高了远程诊断的准确性。而在医学健康教育领域,借助MR/VR的技术,解剖学、外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不仅如此,虚拟成像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应用也开始受到关注。国外已经将其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残障人士的幻肢痛等疾病。在医患沟通方面,医生可以利用虚拟成像技术展示病人的病灶和组织器官,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

虚拟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然处于研发阶段。熊雁表示,“MR+医学”前景广阔,但需要医学、影像学、图像处理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多学科合作,共同研制开发,提高个体化精准度和自动匹配度。目前,虚拟成像技术在手术中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自主导航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张纪阳认为,科技赋能精准医疗既是需求,亦是趋势。尽管目前虚拟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其带来的颠覆式变革指日可待。他同时指出,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壁垒、研发费用大、医疗习惯和观念的改变等。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医疗云、大数据、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疗机器人等相结合,或许能够开拓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虚拟成像技术的崛起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技术将为医疗服务领域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