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十五招 让你内心强大起来
心理暗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力量通过以下三个经典实验得以生动展示:
实验一:气味辨别实验
该实验召集了200名受试者,其中包括100名男性和100名女性。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受试者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随后,拿出10瓶无气味的蒸馏水,谎称其中3瓶带有上述物质的气味,并要求受试者分辨。令人惊讶的是,有48名女性和37名男性声称他们明确嗅到了某种气味,尽管这些蒸馏水并无任何气味。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它影响了受试者的感知。
实验二:帽子实验
该实验以儿童为受试者。实验开始时,一名人对儿童讲话然后离去。接着,实验者询问儿童关于讲话人手中帽子的位置。尽管讲话人手中并没有帽子,但受试的27名儿童中有24名回答了左手或右手。这一实验揭示了心理暗示对儿童的影响程度之深。
实验三:皮肤实验
在皮肤实验中,实验者在受试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声称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能使皮肤局部发热。受试者被要求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后,湿纸取下时,受试者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并感到发热。实际上,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导致了皮肤的变化。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暗示的“无中生有”效应及其背后的原因综合暗示作用,包括外在暗示、自我暗示和团体暗示。正确运用心理暗示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要想让内心变得更强大,有15条建议值得参考:
1. 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自己而做,这样才能毫无怨言。
2. 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态度。
3. 人生短暂,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己而非讨好他人。
4. 任何时候都不怕从头开始,每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5. 对待过错更宽容、更豁达。
6. 作为女孩子,首先要经济独立,然后才有资格追求其他。15到25岁期间要争取读书和旅游机会;25到35岁时努力工作、积极进修、组织家庭并储蓄。保持乐观、不厌其烦地工作。
7. 坏事总会发生,但总有办法解决困难。不断学习、拓展视野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8. 失去的东西从未真正属于自己,不必惋惜,要从中学习、改进。
9. 浪漫是一种自我修养和生活的格调,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保持少女般的浪漫情怀。
10. 生命的乐趣在于自我寻找,没有人有义务为你做什么或讨好你。爱情美好但生活更长,需要智慧、乐观和阳光。
11. 对一个城市的留恋往往是因为那里的人和事,不必羡慕他人增添自己的烦恼。
12. 法国有句谚语:“爱人在身旁,处处是天堂。”幸福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
13. 《庄子》中的“夏虫不可语于冰”告诉我们思维限制的存在。对生活要有耐心、信心与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14. 为了梦想努力拼搏,那些苦难最终会成为你人生的财富。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15. 有得有失才是人生,不要忿忿不平。爱自己就像朝阳升起。
那么,如何运用心理暗示呢?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暗示有科学基础和功效,对某些心因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积极的暗示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脑中有益激素的分泌,增进身体健康。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对于病人而言,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病情稳定和症状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干扰性,它们能够侵蚀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导致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紊乱,从而显著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
心理暗示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治疗方式,可以根据暗示的方式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言语暗示、表情暗示、手势暗示、活动暗示以及艺术暗示等。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经常使用心理暗示,尤其是言语暗示,以传递治疗信息,帮助患者接受治疗方案。语言的力量在暗示疗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强化了其他各种暗示方法的效果。
古代名医华佗在进行针刺治疗时,便深知言语暗示的重要性。他会告诉病人治疗过程中会有一种感觉从针刺点向病灶部位移动,让病人细心体会这种感觉,从而大大提高针刺的疗效。在现代医学中,电针治疗癔症性肢体瘫痪时,也会使用预先编好的暗示语句,以流畅、有力的语调对患者进行暗示,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前,护理人员也会通过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使用积极健康的言语暗示来获取患者的信任,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比如,告诉患者“某某医生技术高超”,“治疗过程不会痛苦”,以及“我已经给你滴了特效药物,很快就会康复”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暗示的内容和方法。
有一位少女因惊吓而无法站立,经过医生的言语暗示和一些安慰剂的治疗,她竟然成功地迈开了双脚。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积极健康的心理暗示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言语暗示,心理暗示的方法还包括意象等多种方式。将这些方法综合运用,可以对病患的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帮助人们恢复健康。在医学领域中,积极健康的心理暗示已被广泛应用,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