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要彻查对中国gdp有贡献支出
美国白宫于近期启动了一项全面清查与中国相关支出项目的行动。这一行动的核心目标在于审视联邦机构在与中国互动中的资金流向,特别是在可能对中国GDP或科技实力产生贡献的领域。这项行动是以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发布的“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纵览”文件为引导,具体要求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查的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所有涉及“援助或支持中国”的跨部门联邦资金。这不仅包括直接对抗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项目,也包括商业行为以及可能间接支持中国的项目。追溯的部分项目甚至可至十年前。比如,那些曾经参与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双边拨款项目,或是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对疾控中心在华项目的资助,都在此次审查之列。更为明确的是,所有在整体上对中国GDP或科技实力有贡献的支出项目也被明确要求纳入审查范围,例如美国对国际组织的拨款和贷款等。
审查的重点领域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对抗性项目主要包括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竞争性计划资金、军事行动以及基建融资等;合作性项目则涵盖了技术援助、双边经济支持计划等,如清洁能源合作和卫生领域的研究拨款;还涉及美国在国际组织中为维持其表决权优势而投入的资金。
此次审查行动的意图在于确保美国在战略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白宫通过此次审查汇总资金数据,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全局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虽然文件并未明确后续的具体措施,但已经暗示这次审查是系统性对华行动的一部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性的政策出台。
此次审查要求各机构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数据提交,反映出美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对华竞争策略的进一步系统化。这不仅是对自身资金管理的优化,更是对中美竞争态势的一次剖析和策略调整。此次审查行动的全面展开,无疑为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添加了一个新的,也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新的影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