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血糖飙升!6大饮食陷阱当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糖”可谓是无处不在。尽管我们知道过多摄入精致糖对身体健康有极大负担,但仍有一些隐藏的“糖糖陷阱”在我们周围,时刻挑战着我们的健康警觉。
台湾美食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吸引了无数外国游客前来品尝。不良的饮食形态,如过度甜食、油腻、暴饮暴食等,已经塑造了许多肥胖体型的人群,并使许多人成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针对国人对潜在糖的危害缺乏认知,包装食品强制标示含糖量的措施已开始实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糖摄入,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自行留意。尤其是散装食品的糖分含量往往无法得知,这给我们控制糖的摄入带来了挑战。
台安医院营养师刘怡里指出,新的包装食品营养标示规定要求业者标示出总糖含量,包括额外添加的糖和食品本身含有的糖。这对于需要限制糖摄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能更方便他们计算热量和控制饮食。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也能更加明晰自己是否摄入了过量的糖,从而消除对健康的影响疑虑。
刘怡里提醒我们,除了包装食品外,还有许多没有包装容器的食品,如面包、饼干、散装零食、摇摇杯饮品等,它们的糖分含量我们往往无法得知。这些食品的糖分究竟是由多少砂糖、冰糖、果糖或高果糖糖浆等“精致糖”组成,非经检测就无法得知。
说到健康与糖的关系,刘怡里强调,讲究生活品质的更要注重健康。精致糖并不在建议摄取营养素的范围之内,因此最好是零摄取。从摄取量的上限来看,糖的摄取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0%。若以每日摄取总热量为1600大卡计算,女性不应超过40公克,男性不应超过45公克的糖摄入。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更理想的糖摄取量应再减半,即女性不宜吃超过20公克,男性不宜吃超过22.5公克的糖。
除了控制总体糖摄入外,我们还需要警惕那些隐藏的“饮食陷阱”。许多看似健康的食物实际上可能含有高量的糖分,如淀粉类食物(白饭、白面包、白面条等)和精致食物。这些食物属于高GI(升糖指数)食物,过量摄入会导致饭后血糖值偏高。一些常见的饮食陷阱还包括油炸食物、速食以及含糖饮料等。这些美食虽然受到许多台湾人的喜爱,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饮食失控,血糖飙升。我们需要警惕这些隐藏的“糖”或“糖”的饮食陷阱,并适量控制摄入。在享受美食的也要注重健康饮食的选择和搭配。警惕血糖飙升!六大饮食陷阱需谨慎应对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血糖飙升的食物陷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隐藏的“糖”源,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一、糕点类食物
午后茶点的时光,凤梨稣、饼干、酥饼、蛋糕和各式糕点是我们最喜爱的点心。这些糕点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白砂糖、冰糖、蜂蜜、果糖或高果糖糖浆等糖分,以及鲜奶油、奶油、蛋糕粉等反式脂肪。由于这些糕点含有高油、高糖,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血糖飙升。
二、含糖饮料
汽水、可乐、珍珠奶茶等含糖饮料是明显的“糖”食来源。这些饮料中常添加果糖,过量摄入果糖对人体不利,可能导致胰岛素阻抗和血糖升高。长期饮用含糖饮料,还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三、奶类
牛奶作为补充钙质和蛋白质的常见饮品,但如果摄入过多,其中的糖分也会影响到血糖变化。有些老人误以为牛奶可以补充营养,因此一日三餐都喝,甚至一天喝到五杯,这样会导致糖量摄取过多,进而影响血糖。
四、油炸类食物
咸酥鸡、鸡排、汉堡、薯条等油炸食物除了含有高油脂、高热量,其油炸裹粉中的淀粉类也会影响糖类和脂肪的代谢。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要减少食用油炸类食物,以免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五、水果
水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某些高甜度、高热量的水果如芒果、荔枝、榴莲等,在夏天容易吃过量而导致血糖升高。即使是口感酸的柠檬或甜度不高的芭乐和奇异果,如果不加控制地食用,也可能导致血糖上升。
为了健康,我们必须警惕这些饮食陷阱,合理搭配饮食,控制糖分摄入。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身体的健康信号,保持适度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远离高血糖的困扰,享受健康的生活。
(注:由网友『Θo辉岁月Θ』投递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