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中国援外医
中国医疗队的全球贡献与感人故事
自1963年以来,中国向全球各地派遣了医疗队,这些医疗队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他们不仅救死扶伤,还传授经验、培训医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努力和贡献。
这些医疗队员们深受受援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们的工作成果丰硕,累计荣获受援国表彰授勋2300余人次。他们不仅在非洲、东南亚、中北美以及地区的多个国家开展了“光明行”活动,免费为万余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还在全球各地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以援乌干达医疗队为例,他们为当地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久前,一名38岁的女性甲亢患者在中乌友好医院接受了成功的手术,这是医疗队为当地患者带来的希望之一。卡兰德也是受益者之一,他的颈部肿瘤得到了成功切除,恢复良好。许多当地病患都对中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生的专业水平表示感激。
自1983年以来,已有22批医疗队共200多名中国医生和专家来到乌干达,与当地医生合作开展患者救治工作。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传授了宝贵的经验给当地医生。中乌友好医院的外科医生罗伯特表示,中国医疗队的到来让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国医生的精湛技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深深感激。
除了乌干达,中国医疗队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的贡献不仅仅是救治病患,更是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他们的精神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也是他们造福当地民众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全球各地的认可和赞誉。
这些医疗队员们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表现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生动体现。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医疗队的贡献和价值,也展现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愿景和目标。在全球疫情和其他健康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医疗队的贡献和努力为世界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新景报》网络版的一篇评论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它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一句谚语“患难见真情”,更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这句话描绘出了两国间互惠互利,如兄弟般深厚的合作情感。这种合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深入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体现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努力。
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繁华地段,这座医院的一栋综合性医疗大楼是中国援助建设的。每当人们走进这座大楼,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友好氛围。咨询处的柬埔寨小姑娘的热情招呼,如同温暖的阳光一般,让人心生暖意。当得知记者要去中医门诊时,她热情地指引路线,同时也透露了医生们的忙碌状态。
去年三月,中国派遣的中医抗疫专家组抵达柬埔寨,他们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开展工作,并开设了中医门诊。仅两个月后,大部分专家组成员转变身份,成为了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的队员。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中国医生不仅协助柬埔寨进行防疫抗疫工作,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拯救生命,还在当地推广中医药文化,成为了医院的明星人物。
中医科门诊的候诊室里座无虚席,排队等待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在诊室里,医疗队队长樊茂蓉医生正在为一位柬埔寨患者把脉诊断。她的专注和认真让每一位患者都深感安心。她与患者的对话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
“最近睡眠怎么样?舌苔看起来有些厚,平时喝水够吗?”樊医生关切地问道。
患者提尔回答道:“夜里要起好几次,睡眠不太好。平时习惯喝咖啡,确实没怎么喝水。”
樊医生的诊断让提尔频频点头,他对樊医生的医术和态度表示由衷的赞赏。这样的场景在这里经常发生,中国医生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这也正是中医文化在当地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与柬埔寨之间的医疗合作不仅展现了“患难见真情”的深厚友谊,也展示了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努力。这种合作不仅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也加深了中柬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