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人癌症、过敏问题越来越多?帮凶原来是它

生活百科 2025-04-20 00:43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在门诊,我遇到过一位特别的七岁小女孩,她患有异位性皮肤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经过详细的过敏原检测,我们发现她对牛奶过敏。考虑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我建议她停止喝牛奶,尝试以豆浆作为替代,因为豆浆同样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两个月后,小女孩的母亲带着她回来复诊时告诉我,即便是豆浆,小女孩也出现了过敏症状。我困惑不已,过敏原检测结果并未显示她对豆类食品过敏。这时,我灵机一动,建议她们尝试非基因改造的豆浆,以及其他由非基因改造黄豆制成的食品,如豆腐和豆干。对于不确定是否为非基因改造的产品,我则建议她们尽量避免。

又过了一个月,这位小女孩的异位性皮肤炎出现了显著的改善。这一事实让我确信,基因改造食品可能就是现代人过敏疾病逐年增加的幕后推手之一。

所谓基因改造食物,是指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将一段遗传物质DNA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这样做的目的多种多样,包括降低农作物患病机率、提高产量、加快生长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延长保存期限等。

那么,基因改造食物是如何导致过敏反应的呢?原来,过敏症状是由于身体对某些特殊蛋白质片段(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可能带有一些新的蛋白质肽片段,这些片段对人体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成为新的过敏原。

目前,包括大豆、玉米、番茄等多种农作物都有基因改造的影子。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大豆,台湾九成以上都是基因改造大豆。这些大豆大多用于畜牧业饲料,但最终却由人类食用。

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良来源,但缺少甲硫胺酸这种氨基酸。有基因改造公司曾将产生甲硫胺酸的基因从巴西核桃转殖到大豆基因内。结果令人震惊:即使原本不对大豆过敏的人,在注射基因改造大豆蛋白后也会引发皮肤过敏。苏联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基因改造大豆的老鼠出现了生长发育迟缓、甚至不孕的病态。

一位苏格兰科学家在研究基因改造马铃薯时发现,动物肠道内的黏膜细胞变长,这可能意味着肠道黏膜细胞肿瘤化,甚至可能演变成肠癌。为了提高牛乳生产量而研究出的基因改造牛所产的牛乳含有高剂量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这种因子在《营养医学抗癌奇迹》一书中被提及为诱导癌症发生的一个因子。对于这种基改牛乳以及相关乳制品,我们必须谨慎对待。

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对基因改造食物的强烈提醒。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确认,大量用于基因改造作物的农药除草剂如glyphosate和2,4-D都是人类可能的致癌物。台湾有超过八成的黄豆以及其他作物如玉米、小麦等都是基因改造的。随着过敏和癌症患者在台湾的持续攀升,这些基改食品及所用的除草剂都应该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监督。

上一篇:消水肿好帮手!窈窕餐蔓越莓女主角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