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如何更好地诊疗治病(大健康观察聚焦叙事医学①)

生活百科 2025-04-20 05:09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团队不仅要回应患者的病痛,更要关注患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叙事医学的理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所谓叙事医学,是通过医生对患者疾病故事的关注,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任与共情,深化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针对这一理念,我们有幸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先生。

商洪才先生详细解释了叙事医学的内涵和本质。他认为,叙事医学和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学从整体角度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过望、闻、问、切等丰富的诊疗信息采集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志及社会环境因素,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而叙事医学则是通过了解患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来深入了解患者的患病及诊疗过程,强调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并注重医生对患者的共情。这种共情不仅是对患者精神上的抚慰,更是对诊疗整个环节的参与和关注。

叙事医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是平行病历,即医生使用非技术性语言记录患者的发病经历及诊疗过程。这种形式强调了患者个体的独特性以及医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共情与反思。商洪才先生指出,传统中医的医案医话也有类似的过程,都是医者对自身诊疗思维的反思和提升。

叙事医学并不仅仅是对患者在精神上的抚慰。它是一个涉及诊疗整个环节的理念。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密切合作,解决患者面临的叙事困境。对此,商洪才先生介绍了叙事医学的六大原则:获取、提问、访问、评估、应用和协助。这些原则贯穿了诊断、治疗的整个过程。

获取,是医生要获取足够的信息了解患者的担忧;提问,是根据患者的担忧进行叙事性和临床性的思考,提出适当的问题;访问,是医生通过文献检索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评估,是评估信息的质量。这四大原则的实施过程中,都包含了医生的共情和反思,以及和患者的密切合作。应用和协助原则则强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和需求,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六大原则共同构成了叙事医学在诊疗过程中的实践框架。

商洪才认为叙事医学的理念在中医学中找到了相应的承接传统。虽然这一理念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但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在形式和理念上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中医学者来说,他们在诊疗实践中也在不同程度上践行了叙事医学的理念。这样的结合有望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带来更加深入人心的变革,使医疗更加贴近患者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度。当我们深入挖掘科学研究的证据时,便会发现研究者同样也会讲述故事。在科学的殿堂里,尽管证据的形成看似客观严谨,但实际上在证据产生的过程中隐藏着不少主观性的因素。特别是在医疗实践中,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拜科学,而忽略患者所讲述的故事和经历。

应用科学证据于临床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在诊断过程中,医生是掌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而非依赖检查结果来下定论。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种检查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即使检查结果呈现阳性,也不一定意味着患者已患病;反之,阴性结果也不代表患者一定健康无恙。在治疗方面,不同的研究报告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结局指标,其中包括患者自我报告和疾病导向两种。我们需要仔细筛选与疾病最相关、对患者来说最关键的结局指标。临床决策的制定不仅基于科学证据,还关乎患者的切身行动。在叙事医学的语境中,这一刻是决策的重要转折点。医生将证据应用于临床问题,如同为叙事铺设伏笔,医患双方共同构建的叙事因此展开。

协助患者进行决策是一个整合叙事与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将证据融入以关心为中心的护理实践,在叙事语境中嵌入数据,帮助患者理解证据如何与他们的个人经历相联系。这样的做法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并帮助医生理解如何以对患者有意义的方式传达信息。在治疗决策中,医生不仅要传递风险信息,还要解释不确定性,通过身体语言、风险叙事等方式,使不确定性变得具体和个性化。在叙事框架下,证据得以定位并融入具体的语境中。

至于叙事医学在中国的推广传播情况,特别是在东直门医院的实际应用,可以说正在逐步深入。医院在日常运作中融入叙事医学的理念,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温度,更有效地避免了医疗资源和研究经费的浪费。具体的推广细节和实施效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和。

(等待记者介绍东直门医院叙事医学的推广情况)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疗实践的发展,叙事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东直门医院,叙事医学的推广传播不仅是一个学术课题,更是一项关乎患者福祉的实际行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加入这一行列,共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温度。

上一篇:相处比爱还要重要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