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夏枯草:清肝明目的神奇草本
夏枯草,又名夏枯头,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药用植物。它以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神奇功效,被誉为治疗目赤失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等疾病的良药。
夏枯草,如同一颗小小的明珠,蕴藏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它的别名众多,如夕句、乃东、燕面等,都反映了它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或长冠夏枯草的果穗,夏枯草的药用价值极高。
夏枯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味苦、辛,性寒,归经入肝经、胆经。这一特点使得它在清热药中独树一帜,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功效。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等。当肝火上炎,导致目赤肿痛时,夏枯草可以发挥其苦寒之性,泻肝火以明目。
不仅如此,夏枯草还被誉为治疗赤白带下、热毒疮疡、瘰疬、瘿瘤等疾病的良药。它的药效广泛,不仅可以内服煎汤,还可以熬膏或入丸、散,甚至煎水洗或捣敷。在每年的5-6月,当花穗变成棕褐色时,人们会选晴天割下全草,捆成小把或剪下花穗,晒干或鲜用,以保留其最佳药效。
夏枯草的独特功效在古籍中也有所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治疗赤白带下、《青囊秘传》中记载其与金银花配合治疗热毒疮疡、化毒丹等。夏枯草还能祛痰消脓、补养血脉、祛肝风、行经络等。它的药效丰富多样,使得它在中医临床中备受推崇。
夏枯草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还在民间广为应用。它被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等。它的药效不仅限于治疗内科疾病,还能用于外科创伤的治疗。《外科正宗》中记载其治疗瘰疬、瘿瘤等疾病的功效。夏枯草还有利尿杀菌作用,可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可治疗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食用指南
夏枯草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
1. 内服煎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可用至30g。熬膏或入丸、散,长时间使用适量即可。若需煎水洗或捣敷,用量及方式请遵医嘱。
2. 夏枯草银花饮
材料:金银花3钱,夏枯草30克。
做法:用沸水1000ml冲泡半小时,待温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尤其对于治疗肝热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效果更好。但金银花和夏枯草的药性偏寒凉,体质衰弱或脾胃虚弱者宜谨慎食用。
3. 夏枯草荷叶茶
组成:夏枯草10克,荷叶12克(去蒂,或新鲜荷叶半张)。
制法:将上药研成粗末,放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祛暑升清,清肝散结。对于暑热夹湿、清阳不升之头目眩晕、头痛、目痛、羞明流泪等症状有良好效果。但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虽可饮用荷叶茶,但不建议饮用浓茶。
4. 夏枯草糖浆
配方:夏枯草、白糖各120克,草决明100克。
用法:将夏枯草、草决明放锅内煎煮,过滤后加白糖搅拌溶化即可。服用量为1剂3日分次服完,30日为1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解毒,祛风利湿。可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认为此病多由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导致肝肾阴阳失衡所致。现代医学则认为本病有一定遗传性。
5. 夏枯草煲猪肉
材料:夏枯草20克,瘦猪肉50克。
做法:将夏枯草和瘦猪肉切片共煲汤,每日服2次。吃肉饮汤。功效清肝热,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及肺结核低热患者。但脾胃弱者慎食。更多食谱详见《食物疗法》。
注意以上内容为作者仓筹提供之食用方法总结,仅代表作者观点。在食用过程中请遵循医嘱并注意适量原则。如有涉及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并举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