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特色疗法
当今社会,糖尿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从病友患病到疾病发展,再到后期出现并发症,往往经历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这一过程与中医所说的“久病入络”有着密切的关联。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无论是眼、肾脏等微血管病变,还是脑及心脏等大血管病变,其根源都在于血管问题。这充分表明,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问题。即使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瘀血已经悄然存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正如中医专家所强调的,“治未病”才是预防疾病恶化的关键。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瘀几率,了解其血瘀类型在接受治疗前尤为重要。从致病因素来看,主要分为正虚和邪实两种类型。正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以及五脏六腑之虚。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河道,血液比作水流,当机体出现问题时,就如同河道里淤积了大量的泥沙、水草,导致血流不畅,产生瘀血。
对于气虚致瘀的类型,益气是关键。当河流具有奔腾之势时,可以冲走淤泥、浊物,保持河道通畅。但如果水流之势减慢,泥沙就会滞留,河道就容易阻塞。阳虚则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症状包括畏寒怕冷。治疗上宜使用温阳药加活血药,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血虚和阴虚也是导致瘀血的常见类型。血虚的患者,犹如狭窄的河道水流不充沛,容易堵塞。治疗方法是增加血流量,使血流充足。阴虚则伴有虚火的存在,耗伤阴血。症状包括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治疗以养阴化瘀为宜。
人体瘀血不仅与气血阴阳有关,还与脏腑有关。判断哪个脏腑虚,是阴阳还是气血虚,是否存在多个脏腑俱虚的情况,需要专业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确定。
在选择活血化瘀药物时,医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的偏性、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活血化瘀不是简单的罗列几味活血药物,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因素,并结合病人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专家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不能自行判断、自行服用药物。因为病友不具备专业的辩证思维能力,选药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如果用药不当,与病机违背,不但不能获益,反而可能使病情恶化。
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纯为了指标而生活。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拥有充沛的“精气神”和令人满意的寿命是追求的目标。为此,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增强健康意识,对活血化瘀有正确的认识,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注重个体化治疗的选择和运用药物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