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人气旺,城市竞争力更足(网上中国)
城市网红现象:从“流量”到“留量”,打造真正的城市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展现自身魅力,成功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从“网红”城市迈向新的发展高峰。这些城市凭借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美食文化、历史文化底蕴等元素,成功在线上“圈粉”无数。
旅游短视频成为热门传播方式。从事服装行业的杭州姑娘小赵,热衷于通过短视频平台热门景点,与好友一同领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感受奇妙的历史文化习俗、品尝令人垂涎三尺的地方特色美食。她表示,拍照、拍短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已成为旅游中的必备环节。
生长于互联网环境的年轻人展现了独特的文旅消费观念,他们更注重旅游体验和由此带来的社交话题。短视频已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激发了游客记录和发现城市魅力的积极性。游客拍摄的短视频中,景点和美食往往更接地气,更能近距离展现一个城市的真实面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史宇鹏表示,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城市可以通过网络以较低成本触达广大消费者,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热门景点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扩展到美食、文艺、时尚等各个领域。
为了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放大城市的独特优势至关重要。城市需要结合本地资源、文化、历史、美景、美食等优势,突出其独有特色。例如,淄博的烧烤、西安的历史底蕴等,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游客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带动这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
不少城市提供新奇好玩的旅游产品,让城市与众不同,避免与其他城市的同质化竞争。例如柳州开通美食公交专线,南昌市打造滕王阁IP,逐渐形成城市旅游名片;南京推陈出新,在景区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现实中也有部分地区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提醒,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基因,要塑造城市独有的形象和气质,防止一味追逐网络即时效应,名实不符。
“爆红”只是开始,“长红”更需努力。业内人士指出,网红城市需加速整体旅游环境和服务的提升,及时补足短板,如公共交通、道路、住宿、餐饮、城市治理等。以淄博为例,巨大流量不仅为当地烧烤从业者带来商机,也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商家、市民共同营造和谐氛围,用真诚的态度打动游客,共同维护城市形象。
从“网红”到“长红”,需要城市在吸引游客的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让游客愿意留下来,真正形成城市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推广和传播,更需要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将“流量”转化为真正的“留量”,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城市。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对淄博市的热情与友善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详细描述了淄博市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交通、饮食还是住宿,外来旅游者在淄博总能感受到无比的善意。商家诚信自律,没有欺诈行为,更不存在缺斤少两、坐地起价的恶劣现象。更是展现出极大的诚意和高效行动,通过成立烧烤协会、举办烧烤节活动、开通烧烤专列等举措,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实实在在地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王曙光称赞说,这样的城市氛围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更是点燃了人们对美好旅行的向往之情。
这位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网红城市并非仅仅是一时在社交媒体上走红那么简单。”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如何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流涌入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才是城市真正追求“网红标签”的意义所在。
金元浦认为,要让线上流量真正转化为现实红利,仅仅依靠社交媒体的热度是不够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还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通过新技术、新管理、新运营的系统建设,全方位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和融入感。
史宇鹏则从更广阔的视角阐述了网红城市建设的意义。他主张将网红城市建设与城市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思考方式。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全方位展示城市的发展风貌,将旅游服务作为城市的流量入口。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真正将旅游的流量转化为城市的财富密码。他强调,真正的网红城市应该是有内涵、有魅力、有活力的城市,不仅仅是线上热度的简单堆砌。通过这样的努力,淄博这座热情友善的城市有望进一步巩固其网红地位,实现更加持久和深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