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运动猝死 多有先天异常
随着世界运动盛事的开幕,全球顶尖的运动员齐聚一堂,争夺荣耀的时刻已经到来。国内的运动氛围也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各种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随着运动风气的兴盛,运动猝死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令人关注。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运动猝死并非新鲜话题。早在1909年,就有英国中学生在运动会上比赛后猝死的案例被报道。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
不可否认的是,运动猝死并非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运动而猝死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人因为先天性异常,如脑底部的动静脉瘘管、肥厚性心肌病变等,运动后心跳加速,可能导致心舒张期缩短,血液流入冠状动脉的时间变短,引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猝死。
运动爱好者不必过度惊慌。适度的运动并不会增加猝死的风险。对于参加长跑或国际间运动比赛的人来说,尤其是中学生,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先天性的异常。一般人在从事剧烈运动时,也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子,如肥胖、家族遗传、抽烟、高胆固醇、高血糖及高尿酸等。
运动猝死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一些人认为跑马拉松会诱发猝死,但运动医学的专家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长跑训练可以增加免疫力、耐受力,减少动脉硬化,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作用。40岁以后的人因为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需要注意运动和休息的平衡。
运动猝死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风险。对于先天性异常的人群,更应该谨慎选择运动项目和强度,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让我们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