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要正名:不该被当作无效医疗
台湾地区的肾病问题日益严峻,每八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需要接受洗肾治疗。肾友团体今日向立委陈情,指出透析治疗被污名化为浪费健保资源,实际上这是他们赖以维生的必要医疗手段。随着肾病逐渐成为新的国病,医疗给付却不应缩水。
立委苏清泉与肾友团体一同召开记者会,强调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苏清泉立委表示,洗肾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花费庞大,虽然全民健保后有所改善,并设立了“门诊透析治疗总额”以保障肾友的医疗权益,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
目前,全台湾已有7万8千名透析病患,每年新增约6千名患者。过去8年间,随着透析人数的逐年增加,“门诊透析治疗总额”的实质成长率却维持“零成长”。肾友团体反映了一系列问题,如洗肾后营养针剂减少、自费项目增加、转院次数增加、护理人员短缺以及洗肾设备老旧等。
苏清泉立委指出,自民国98年以来,洗肾的卫药材总成本、水电成本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成本都在上涨,但血液透析的健保给付金额却逐年递减。这导致不少洗肾室为了平衡财务,无力采购新机器,市面上竟有40%的洗肾机使用高龄8年。将洗肾视为无效医疗,将患者视为健保财务黑洞的主凶,这种做法极不合理。
桃园肾友协会理事长范群忠表示,透析病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正常工作,他们并非对社会毫无用处。与其他肾友团体代表一同呼吁,肾病患者应当得到正名,不应与无效医疗画等号。他们要求应投入合理的医疗资源,确保每一位需要透析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这篇文章由网友『迎不归人』,笔者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肾病患者的困境,尊重他们的医疗权益。文章也提醒我们,面对健康问题,我们应更加关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确保每一位需要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