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手淫引发的心病可疏导治疗
案例呈现了一位21岁的大学生,因受不良信息和自身心理压力影响,导致对性健康产生了过度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经过治疗师的疏导治疗,最终得以恢复健康。以下是对此案例的生动描述与深入分析。
这位年轻人,自十四岁起便背负着对手淫的恐惧和焦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阅读了一篇关于手淫危害的文章,从此便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他试图戒掉手淫,但性冲动使他难以自控,自责和焦虑的情绪不断困扰着他。他开始出现勃起问题,这使他更加恐慌,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一度想要放弃生命。但考虑到守寡的母亲,他选择了勇敢面对。
这位来访者个性严谨、内向、自尊心强,缺乏正确的性心理卫生知识,深受不良社会环境及文化的影响。治疗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以性教育为主进行疏导治疗。
在疏导过程中,治疗师首先告诉来访者,他并没有大病,只是心理素质较差,缺乏科学的性知识,从而引起了过度紧张。治疗师强调,手淫并不像来访者所看到的那篇文章所说的那样可怕。事实上,手淫是现实青壮年解决“性欲”的一种途径。只要不过度,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应当被视为“不道德”或“犯罪”。
对于来访者关于精液的疑问,治疗师解释,精液并不是像常人所说的那样宝贵,它是由睾丸产生并储备在精囊内的,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手淫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病理反应,并不是手淫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来访者在手淫前后的焦虑、恐惧、自责等心理冲突所引起的。
治疗师进一步解释,人体是一个心身的统一体,长期的精神忧郁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性欲活动。来访者处于恐惧和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整天忧虑懊恼、悲观失望、自责自怨,这种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了他阳痿的出现。但实际上,他的生殖器官是正常的,主要是他的心理负担过重。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过让来访者与其他类似情况的病例进行对比,帮助他找回信心。通过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他的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这例个案主要是通过疏导疗法进行治疗的。所谓“疏导”,就是“疏通”与“引导”。治疗师通过和来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让来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困扰,同时引导他正确看待性问题,从而实现了从恐惧、焦虑到积极面对现实的心理转化。
引导,就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主线,循序渐进,将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导至科学、正确、健康的轨道。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从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的转化。
心理疏导疗法,作为中医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深植于我国古老的医学智慧之中。其理论基础源于《灵柩师传篇》,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双方的精神状态都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在心理治疗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强调耐心说服、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与信任。这种疗法也吸取了现代心理治疗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新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疏导疗法非常重视信息的准确性,力求通过各种方法,深入了解来访者的病因、病情和特点。它严禁信息失真,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这种疗法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个案进行具体分析。它反映历史的真实,通过临床实践不断上升为理论,再运用于临床治疗,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完善理论,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心理疏导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理医生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和病情,运用生动、灵活、亲切的语言,分析疾病的根源和过程,教给战胜疾病的方法。激励来访者增强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一疗法的主要特点是使来访者将认识疾病和行动结合起来,调动自己的治疗积极性和能动性,积极地防治疾病。
对来访者的心理疏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告知以其败,指出疾病的危害,引起患者重视;语之以其善,指出来访者需要与医生合作,增强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开之以其所苦,指出来访者的消极心理状态,帮助解脱痛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心理医学工作者将这一疗法发扬光大,结合了当代科技研究成果,引入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原理,使疏导疗法成为深受心理医生欢迎并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强迫症、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疏导疗法均有良好的疗效。
疏导疗法分为三个阶段:疏通阶段,创造良好环境,激发来访者的求治意向和自信心;矫正阶段,利用厌恶条件反射破坏病态心理动力定型;引导阶段,建立正常的心理与行为条件反射,巩固健康心理动力定型。
运用疏导疗法进行心理治疗的操作程序包括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评估效果等步骤。诊断是正确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所在,这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基础。
来自阳痿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与湖南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