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都审查什么
背景审查:从基础信息到政审红线
一、个人背景审查概览
背景审查的第一环节是对个人基本信息的核实。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学历学位证书等关键材料的真实性核查,确保年龄、学历、户籍等关键信息没有造假。这不仅是对个人诚信的考验,也是后续审查的基础。
二、无犯罪记录与征信报告
无犯罪记录证明是背景审查中的重要一环。普通岗位通常只需考生本人无犯罪记录,而公检法司等特殊岗位还需审查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无犯罪记录情况。征信报告也是审查的重点,特别是涉及保密和国家门的岗位,需关注大额逾期和失信被执行等情况。
三、立场与思想品德考察
立场和思想品德的审查是背景审查中的核心环节。重点核查个人是否拥护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参与非法组织、邪教活动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通过单位、学校、社区等渠道了解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表现也是审查的重点,不良记录如、嫖娼等都会影响审查结果。
四、家庭与社会关系深入挖掘
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审查是背景审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系亲属的审查重点在于是否存在犯罪记录,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等。而对于主要社会关系,若存在重大问题或犯罪记录,也可能影响特殊岗位的政审结果。
五、工作与学习表现综合评价
对于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工作和学习的表现也是背景审查的重要内容。在职人员的工作纪律、奖惩记录以及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都会受到审查。而应届毕业生的学术诚信、处分记录以及社会实践表现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审查流程与方式的标准化操作
背景审查的流程包括函审和面审。函审是通过调取档案来核查“三龄两历”的真实性,确保无篡改或伪造。而面审则是实地走访单位、学校、社区,通过访谈领导、同事、邻居等了解个人的现实表现。
七、一票否决情形严肃对待
某些情形会导致一票否决,如本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直系亲属涉及八大类犯罪且正在服刑、存在酒驾、嫖娼、作弊等违法或严重失信行为。这些情形在背景审查中会作为重要的负面因素被考虑。
背景审查是一个综合、深入的过程,不仅涉及个人基本信息、无犯罪记录、立场、家庭与社会关系,还包括工作与学习表现等方面。对于普通岗位和特殊岗位,审查的范围和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配合审查工作,确保背景审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