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玉米升糖快手
玉米的升糖特性及其食用建议
一、玉米的升糖特性
玉米,这种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其升糖指数(GI)约为55,属于中等升糖指数食物。玉米的升糖特性也会因品种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甜玉米的GI较低,约55,而糯玉米的GI则较高,达到75。
1. 品种差异:老玉米和甜玉米升糖较慢,而黏玉米升糖较快。
2. 加工方式:粗加工的玉米如直接蒸煮的整粒玉米升糖较慢,但经过精细加工的玉米粉、玉米淀粉等GI会大幅升高,达到70-85。
3. 烹饪方法:蒸煮整粒玉米可以保持其较低的升糖速度,但熬煮成粥或烤制会加快其升糖速度。
二、糖尿病患者食用建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玉米虽然美味,但食用时也需要有所注意。
1. 适宜情况:
当血糖控制达标时(空腹小于7mmol/L,餐后小于8.5mmol/L),可以适量享用玉米。优先选择带胚芽的新鲜甜玉米,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0g(约1根)。建议早餐或午餐时食用,搭配蔬菜和蛋白质(如鸡胸肉)可以延缓升糖速度。
2. 禁忌情况:
若血糖控制不佳(空腹大于8mmol/L,餐后大于11.9mmol/L),则应暂时避免玉米的摄入。避免食用玉米粥、玉米脆片等高GI加工品。如有肾病,还需注意玉米的钾含量(218mg/100g)。
三、科学食用方案
1. 烹饪建议:
采用带芯蒸煮的方式(85℃/40分钟),以保留97%的膳食纤维。煮熟后冷却再食用,可以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
2. 监测要求:
食用玉米后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10mmol/L,则需适量减量。注意观察是否引起夜间血糖升高。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对玉米的血糖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建议首次食用时通过血糖监测观察个体反应。需强调的是,玉米不能替代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仍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科学饮食、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