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亿民企被50亿贱卖 调查组介入

生活百科 2025-10-30 15:24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事件背景简述

近日,山东洪业集团原董事局余庆明实名举报,其所在集团的资产规模在两次审计后出现大幅缩水的情况,最终被“贱卖”,这一事件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我们一同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核心争议及时间线梳理

洪业集团原董事局余庆明指责某些机构与官员联手恶意做空资产,侵吞民企资产。据悉,该集团曾拥有约270亿元的资产,但在两次审计后,这些资产大幅缩水至75亿元,最终被以50亿元的价格出售。这一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资产价值的评估与交易过程中的公正性。

时间线如下:

1. 2017年8月:企业被托管后,首次审计报告显露出资产大幅缩水的迹象。此时的资产价值相较于原估值缩水近50%。

2. 2018年7月: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洪业集团的破产重整申请。

3. 2018年10月:第二次审计的结果更是将资产进一步压降,并指定了破产管理人推进重组工作。

4. 2022年4月:余庆明公开举报后,山东省迅速成立调查组介入此事。

三、争议焦点深入解读

此事件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审计与评估的关联性问题:参与洪业集团破产程序的审计机构与评估机构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其注册地址相同,股东也有重合,这违反了《证券法》关于中介机构独立性的规定。这种关联性引发了外界对于审计结果公正性的质疑。

2. 资产缩水的疑点:首次审计与二次审计的结果均显示洪业集团的资产大幅缩水,其中是否存在通过低评、漏评隐匿资产的情况成为了外界质疑的焦点。更令人关注的是,破产管理人委托的评估报告将资产定价为50亿元,这一价格相较于之前的估值差距巨大,引发了“贱卖”的争议。

四、调查进展实时追踪

针对这一事件,山东省调查组已经于2022年4月26日启动调查工作。调查的重点在于核查资产评估程序的合规性,以及是否存在人员参与利益输送等问题。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民营企业破产重组中行政干预、中介机构独立性的广泛讨论,成为了近年来企业资产处置领域的典型争议案例。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的后续进展。

上一篇:颧骨高适合什么发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