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尿病引起的血糖
血糖异常及其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特别关注
一、血糖异常的表现
在妊娠期间,血糖的异常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当空腹血糖升高至≥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时,可能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与此胰岛素使用过量、饮食不规律或运动过度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当血糖降至<3.9mmol/L时,需特别警惕。
二、个性化的控制目标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需要个体化调整。空腹或餐前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之间;餐后1小时血糖应≤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6.7mmol/L;夜间血糖应维持≥3.3mmol/L。
三、全面的管理措施
1. 饮食调整: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和糙米,避免摄入精制糖。建议每日分成5-6次少量多餐,并搭配优质的蛋白质(如瘦肉和鸡蛋)以及膳食纤维(来自深色蔬菜)。
2. 运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或游泳。避免空腹运动,并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以应对低血糖。
3.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四、重要的风险提示
血糖的波动可能会增加胎儿畸形、巨大儿、早产等风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持续的高血糖(空腹>5.8mmol/L或餐后>7.8mmol/L)或反复的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母婴风险,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