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
一、事件核心问题
一则关于涉事产品详情页的广告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广告中使用了如“太黑太难闻下不去嘴”“洗出少女粉”等暗示性的文案,不仅如此,还引用了所谓的“中日韩三国调查数据”,将私处颜色与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被批评为以男性凝视视角物化女性。这种广告内容不仅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妇女报更是直接批评其“用数据伪装,拿女性身体做不堪营销”。也有医学专家指出,广告宣称的私处颜色变化与性生活频率有关的言论,实际上是对医学常识的误导,私处色素沉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性行为并无直接关联。
二、舆论反应与品牌应对
这种低俗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愤怒,指责其“赚女性的钱却贬低女性”,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发了超过8373万的阅读量。面对舆论的压力,品牌方开始回应。初期,客服回应称这是博主恶意营销导致的网暴,但随后官方发表了道歉声明并下架了相关产品。母公司也成立了专项小组进行自查,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
三、法律后果
由于涉案企业发布的广告贬损了妇女人格,检察机关介入并督促查处。最终,该企业被罚款130万元。这一处罚的法规依据是《广告法》第九条规定的“广告不得含有性别歧视内容”,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四、行业反思
该事件与2022年度其他营销黑榜事件如卫龙、椰树的“擦边营销”共同反映了部分品牌仍然依赖低俗噱头来吸引公众眼球的问题。这种短视的营销手段最终只会损害品牌形象,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这一事件也提醒广大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应尊重消费者的尊严和权益,避免使用有争议的、误导性的广告内容。在追求商业利益的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