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糖尿病为什么会烂脚呢
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溃烂(俗称糖尿病足),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严重并发症,背后隐藏着高血糖引发的神经、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复杂机制。
一、核心病因介绍
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高血糖环境长期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患者足部感觉减退甚至丧失。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往往难以察觉到微小的创伤,如摩擦、烫伤等,这些伤口容易迅速恶化。运动神经的受损可能引发足部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比如爪形趾的出现,这些变形会增加局部压力,最终可能形成溃疡。
血管病变是另一个核心原因。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会引发动脉硬化、狭窄甚至闭塞,这使得足部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组织缺氧坏死。微循环的障碍会进一步延缓伤口的愈合,一个看似微小的小伤口,在这样的病理环境下,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溃疡。
高血糖环境还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得细菌或真菌更容易通过皮肤破损处入侵,感染难以被控制。局部缺血使得抗生素难以到达感染部位,从而加重组织坏死。
二、不可忽视的诱因
除了核心病因,还有一些其他诱因同样值得关注。穿鞋不当是一个常见的诱因,过紧或过硬的鞋子会摩擦足部,导致皮肤破损。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汗腺分泌减少,使得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易于形成伤口。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也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足部缺血的风险。
三、症状与预防
糖尿病足的症状从早期的足部麻木、刺痛或皮肤干燥,到后期的溃疡、坏疽伴异味,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并处理微小伤口。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摩擦,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也是预防的关键。
若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脚部溃烂,必须立即就医。综合治疗包括清创、抗感染和改善循环,以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更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控制血糖、预防足部溃烂等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