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眼病糖尿病害眼

糖尿病饮食 2025-10-31 11:47糖尿病人食谱www.tangniaobingw.cn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面临的一种慢性眼病挑战。当血糖持续居高不下,视网膜的微血管会受到损伤,这是工作年龄人群面临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病理机制涉及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和周细胞的凋亡,导致血管出现渗漏和闭塞,最终引发视网膜缺血缺氧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这种疾病可分为非增殖期(NPDR)和增殖期(PDR),后者可能因新生血管的破裂而引发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等紧急状况。

高危人群尤为值得关注。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人群中,DR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当病程达到15年以上时,发病率更是高达80%-95%。在我国,有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约4700万并发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吸烟等风险因素都会增加DR的发病几率。

在临床表现上,DR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眼底可见微动脉瘤和点状出血。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甚至固定黑影(飞蚊症)、视野象限性缺损等症状。到了危重期,可能会出现视力骤降、眼球胀痛等严重症状,并可能伴随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

对于DR的诊断与分期,每年进行的视力测试与直接检眼镜检查是基础筛查的关键。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黄斑水肿,以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明确无灌注区范围等影像学评估手段,可以更详细地了解病情。根据国际临床分级标准(ICDR),DR被划分为不同的分期。

治疗方案则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对于非增殖期DR,可以通过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每月玻璃体腔注射以及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区域进行治疗。而到了增殖期,可能需要采取玻璃体切除术清除出血或纤维增生,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预防复发出血。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也是可选方案。

预防与管理DR同样重要。血糖控制的水平是核心因素,同时定期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也是关键措施。对于病程超过5年的人群,每年都应进行眼底检查。使用阿姆斯方格表进行自我视力监测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生活方式上,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低糖低脂饮食、补充深色蔬菜和鱼类都有助于预防DR的发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的疾病,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延缓病情进展。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结合有效的血糖管理和定期眼科检查,以降低致盲风险。这一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关乎每一位患者生活质量的挑战。

上一篇:糖尿病可以吃蒸豌豆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