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一、深刻领会依法治国的核心内涵
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摒弃个人意志,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均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其本质在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和谐统一,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目标,涵盖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五大体系,依法治国实践形成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完整闭环。
二、洞察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
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度化和程序化提升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法治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法治还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保障,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
为深化法治建设,我们应从多方面着手。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监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并推进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立法工作,增强法律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深化依法行政,转变职能,推进机构、权限、程序法定化,优化职责体系,强化执法严明。加强司法与社会共治,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健全法治监督机制,并培育全民守法氛围,通过普法教育提升法治信仰。
四、全面部署依法治国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任务,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当前,《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推进,正促使我们迈向“良法善治”的新格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全面部署、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