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量如何计算 这样分配才能起到治疗效果
胰岛素,这个在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究竟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让我们一同揭晓。
对于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何计算每日的胰岛素用量呢?其实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空腹血糖数值进行换算,也可以依据体重进行计算。这些数值作为一天的胰岛素需求量。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一天的胰岛素用量合理分配呢?对于需要每天注射三次胰岛素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是早餐前、中餐前以及晚餐前进行注射。待血糖达标后,可以选择使用预混胰岛素,每天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若选择每天只注射两次,那么早餐前会注射总量的三分之二,晚餐前则注射三分之一。而对于每天只需注射一次的长效胰岛素,通常与白天的口服降糖药配合使用。
随着治疗的进行,胰岛素的用量是需要随时调整的。如何调整呢?这需要根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情况来决定。若空腹血糖在5.0至7.0mmol/L之间,胰岛素的用量保持不变;若空腹血糖在3.0至5.0mmol/L之间,应考虑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改在餐后注射;若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每升高1mmol/L则需要增加1单位的胰岛素。餐后血糖每升高2.0mmol/L也需要增加1单位的胰岛素,但单次增加量不应超过6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例如,当体温高于38°C时,应在原胰岛素用量基础上增加20%。对于特定时期如妊娠末期和经期的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增加胰岛素用量。对于已经按照标准体重和活动量计算热量并遵循食谱的患者,若血糖仍然较高,调节的原则是:消瘦者增加胰岛素但不改变饮食,而肥胖者则减少饮食量、增加运动量,并考虑增加双胍类口服药。临时增加主食时,需要额外增加5单位的胰岛素。值得一提的是,1个单位的胰岛素可以帮助降低10克主食所升高的血糖。
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调整,与医生密切沟通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用量,确保血糖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