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糖尿病黄斑变性 知己知彼才能战胜它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其中黄斑变性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领域,了解何为黄斑变性,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黄斑。黄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斑”,而是眼底视网膜上的一个生理区域。它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是我们视力轴线的投影点。黄斑区因为富含叶黄素,所以颜色相对周围视网膜要暗一些。这里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叫做中央凹,是视力最为敏锐的地方。当我们观察物体时,眼睛注视的目标就投影在这个黄斑区的中央凹上。我们进行的视力检查,实质上就是检测黄斑区的视觉能力。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非常低下的。当人体死亡或眼球脱离人体后,黄斑区呈现淡黄色,因此得名黄斑。
那么,黄斑变性又是怎么回事呢?黄斑病变至少有十几种,主要分为干性黄斑病变和湿性黄斑病变两大类。干性黄斑病变是黄斑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老化现象,不会发生眼底出血及渗出,病变进展缓慢,视力逐渐下降,危害相对较小。而湿性黄斑病变则占总发病率的10%,由于视网膜下异常血管的生长、新生血管的破裂出血以及瘢痕组织的生长,导致视力突然下降,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甚至中心视力丧失。
那么,我们如何自查是否有早期的黄斑变性呢?其实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自我检测。我们可以交替遮盖一只眼,观察是否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或扭曲、中心变暗、色觉异常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保护眼睛。近距离用眼时,每隔45~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远眺放松眼部。多进行户外活动或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对视力也有保护作用。
通过对黄斑变性的了解,我们明白了它的危害和症状以及自查的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同时也希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眼睛的护理,尽量避免黄斑变性这样的情况出现。保护眼睛,就是保护我们与世界交流的窗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一扇明亮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