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肺结核是姐妹病 如何预防
糖尿病与肺结核:一对不容忽视的“姐妹病”
在历史的舞台上,肺结核曾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劲敌,甚至被誉为“姐妹病”。这一称谓的背后,隐藏着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和相互影响。在我国,作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两种疾病的结合,使得治疗难度加大,预后效果减弱,其后果不可小觑。
那么,糖尿病为何容易导致肺结核呢?
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为结核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降低,维生素A供应不足,以及微血管病变导致的氧气吸收困难,都为结核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仅会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降低胰岛素受体功能,还可能因结核菌毒素侵犯,降低其分泌功能,引发血糖升高。某些抗结核药物也可能干扰血糖代谢。
对于这对“姐妹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的咳嗽、咯痰、盗汗、过午发热、无原因消瘦等症状时,应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同样,肺结核患者在病情加剧或正规治疗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也应及时监测血糖。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呢?
患者需要坚持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复查。坚持科学的饮食方法,自测血糖、尿糖,坚持低血糖预防处理的原则。科学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期需充足休息,稳定期则宜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延长运动时间。患者还需注意个人卫生,定时开窗,餐具单独使用并消毒。外出时携带甜食和病情卡片也是必要的。只要遵循以上原则,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结核病发病较为隐匿,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发病可能急剧,高热、剧咳、多痰,易被误诊为肺炎。老年人是两病的高发年龄组,且症状多变,近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更应提高警惕。
面对这一对“姐妹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深入了解、及时发现、科学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两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