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应对之道
一、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特异性视网膜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出现渗漏和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眼部问题,包括微动脉瘤、出血、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这种病变已经成为工作年龄人群中的首位致盲性眼病。
二、DR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导致周细胞丢失和基底膜增厚,进而引发微动脉瘤的形成。缺血缺氧的状态会刺激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生长。高血压和高血脂也会加速病情的进展。
三、临床表现与分期
1. 症状发展:
早期:通常无症状,可能会出现微动脉瘤和点状出血。
进展期:视物模糊、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症状逐渐显现。
晚期:可能出现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2. 临床分期:
Ⅰ-Ⅲ期(非增殖期):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和棉絮斑是主要症状。
Ⅳ-Ⅵ期(增殖期):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特征。
四、预防与治疗策略
1. 基础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
保持血压和血脂在正常水平,目标血压≤130/80mmHg,LDL-C<2.6mmol/L。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GI饮食和每日30分钟的运动。
2. 针对性治疗:
采用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或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通过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改善黄斑水肿。
在严重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的情况下,考虑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3. 筛查建议:
对于1型糖尿病,确诊后的5年内应进行眼底检查。
对于2型糖尿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并每年进行复查。
五、风险警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病变晚期视力损伤难以恢复,因此早期干预是关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保护自己的视力。键。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分期标准或治疗方案,请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或提供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