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控要消除免疫空白
国家卫生计生委最近发出紧急通知,强调各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为了及时发现免疫接种率低的地区和存在免疫空白的人群,将加强监测并在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查漏补种活动,以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在此背景下,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有效预防麻疹。
预防麻疹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被动免疫策略
接触麻疹后的5天内,通过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病。超过这个时间点,效果会大打折扣。虽然被动免疫可以短期内有效,但只能维持约八周的时间。之后必须采取主动免疫措施。被动免疫后,虽然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等,但症状通常不会加重,也不会引发细菌感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二、主动免疫策略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反应,但预防效果高达九成以上。我国规定,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进行多次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持续。初种年龄定为八个月,但如果过早接种可能由于婴儿体内存在的母体抗体而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对于需要注射疫苗的特殊人群如急性结核感染者,应在接受结核治疗后进行接种。
三、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和隔离是控制传染源的关键措施。通常,病人需要隔离至出疹后五天,合并肺炎的患者则需延长至十天。与麻疹患者接触的人应进行为期三周的检疫观察。
四、切断传染途径
为防止病毒传播,应采取多种措施切断传染途径。病人的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经居住的房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在麻疹流行的季节里,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次数。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麻疹的发生和传播。同时也要注意,麻疹是一种传染病,由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相关推荐的内容也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