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在家如何自测血糖
在家如何准确自测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指南
一、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许多患者误认为只有停药后的血糖才是真正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检查血糖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药物对病情的控制情况。在检查前随意停药并不能真实反映血糖状况,反而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重病情。为了避免检测结果偏低,检查前一天应保持日常用药和饮食习惯,确保良好的夜间睡眠。
二、把握血糖监测的时间节点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时间是有讲究的。最佳的空腹血糖检测时间是在早晨6至8点之间。为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患者需要保证从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的监测时空腹8至12小时。超过此时间范围的“超空腹”状态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而餐后血糖的监测则要求患者按日常饮食习惯进餐,并准时服用餐前降糖药。从吃第一口主食开始计算,两小时后抽血检测。在检测前避免进食过多、剧烈运动以及摄入刺激性饮品。
三 血糖监测的全面性
许多患者容易忽视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事实上,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样关键,甚至更为关键。如果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略餐后血糖,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仅在餐后出现血糖升高,因此需要针对餐后血糖进行治疗,选择短效药物。而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则应选择长效药物如达美康、格列美脲等。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并根据病情调整监测频率。
四、医院的随访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除了自我监测血糖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门诊随访。每三个月至少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是非常重要的。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关键指标,也是医生决定是否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五、采血方法的正确性
正确的采血方法是确保血糖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在采血前,患者需要洗净双手,特别是要采血的指腹侧面。切勿通过挤压手指获取血样,以免组织间液稀释血样并干扰测试结果。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采血,可以确保获得最准确的血糖结果。